農機維護:把傳統(tǒng)的空心圓錐形換成扇形——噴頭改變一小步藥效提高一大步
噴霧,是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作物病蟲草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噴霧效果高低和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噴頭性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春耕前農機維修視頻
。在現(xiàn)有條件下,把傳統(tǒng)的空心圓錐形噴頭換成扇形噴頭,簡單的動作,極低的成本,卻可以明顯提高防治效果,減少噴霧量,省工省力。研究發(fā)現(xiàn),藥液從噴頭噴出后到達作物體上之前,會因為藥液滴漏、隨風漂移、在作物體表面上彈跳、積聚流失等,造成很大的損失
農機維修勞務
。藥滴大,不但容易在藥液噴向作物過程中滴落,也容易落在葉面上積聚流失,藥滴太小會更容易隨風漂移。科研工作者們還發(fā)現(xiàn),如果把霧滴的直徑縮小一半叢成瑞農機維修部
,該霧滴最終會變成8個霧滴。對大多數(shù)病蟲草害來說,霧滴直徑在20~50微米時最為理想。而噴頭的性能是影響霧滴大小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國內外常用的噴頭有很多種。手動噴霧器械中,根據(jù)其噴出的藥霧形狀分為空心圓錐型噴頭、實心圓錐型噴頭和扇形噴頭等。在我國,至今仍在使用上世紀50年代發(fā)達已經(jīng)淘汰掉的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這種噴霧器的噴頭大多是空心圓錐形,噴出的霧滴直徑在200微米左右。為力求噴出的藥液均勻,一般一畝地的藥液噴灑量至少要30公斤。由于這種噴頭噴出的藥液呈空圈狀落在植物體上,為達到均勻一致,打藥時不斷擺動噴桿,“Z”型行進噴灑,形成圈套圈式的藥液沉積形狀,造成有的部位沒有藥液沉積,藥效不好,有的部位沉積藥液過多,出現(xiàn)藥害。
而扇形噴頭噴出的藥霧呈扇面狀,落在植物上的藥液比較均勻,而且其藥滴直徑比較小,一般在100微米以下。同時,因為藥液噴灑均勻,每畝地噴灑的藥液量大大減少,在作物苗期一畝地用15公斤即可。在黃瓜上,使用空心圓錐形噴頭噴灑藥劑時,黃瓜葉片上的藥液沉積率為34.1%。扇形噴頭為44.5%。在油菜地里噴灑蓋草能除治雜草,空心圓錐形噴頭防治效果為92%,扇形噴頭為98%。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 )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weixiu/1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