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養(yǎng)護:玉米膜下滴灌機械化栽培技術
玉米膜下滴灌機械化栽培技術,是把工程節(jié)水和覆膜栽培及機械化技術進行集成組裝的一項農業(yè)節(jié)水綜合栽培技術。吉林省已將這項技術列為增產百億斤糧食的重大農業(yè)與水利工程措施,“十二五”期間全省計劃在中西部地區(qū)推廣1000萬畝,今年作為農業(yè)主推廣技術,推廣面積為200萬畝。
玉米膜下滴灌機械化栽培技術,主要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滴灌灌溉技術,同時配合采用機械化作業(yè)、科學施肥、合理密植、生物防治、化學控制等先進技術。其特點是:“一節(jié)”、“二保”、“三減”、“四增”、“五提高”。即:一節(jié):節(jié)水;二保:保墑、保溫;三減:減少肥料損失、減少除草劑的飄移和揮發(fā)、減少白色污染;四增:增加地溫、增加密度、增加產量、增加收入;五提高: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農業(yè)機械化程度、提高玉米品質、提高豐產性能、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節(jié)水、增產、增收效果十分明顯。
這是一項適宜在北方干旱、半干區(qū)推廣應用的機械化農業(yè)技術。
一、技術要點
1、要有井灌條件。井的出水量大于20噸/小時,水泵功率大于5千瓦/小時。
2、選擇地塊。要土地連片,面積以5公頃為一個灌溉單元,或5公頃的倍數。坡度小于10度。
3、整地起壟。播種前整地和起壟,滅茬機滅茬或綜合復式作業(yè)機深松旋耕整地,耕翻深度要達到20-25cm,如果施用農家肥,要在滅茬耕翻起壟前施用,前茬壟寬如果是60-65cm,隔1個壟溝施于另外1個壟溝內(條施),記住施肥的位置,起壟后保證所施農家肥在大壟的中間。起寬壟,打成壟底寬120-130cm、壟頂寬90cm的寬壟,即將原來60-50cm的2條壟合并成1條寬壟。壟高在10-12cm。起壟的同時深施底肥,每條大壟上施2行肥,2個施肥口的間距50-60cm。起壟后鎮(zhèn)壓。膜上播種對整地質量要求較高,滅茬效果要好,深松耙耢平整,做到不漏耕、無立垈、無坷垃、無塹溝,壟高要均勻一致,且不能超過15cm。采用大型復式整地機一次完成整地起壟作業(yè),整地效果好。
4、施肥。在測土施肥的基礎上,確定具體肥料施用量。一般公頃施優(yōu)質有機肥40立方米,施用多元素復合(15:15:15)600-650公斤,尿素350-400公斤,硫酸鋅10-15公斤。施肥方法是:多元素復合肥全部做底肥,其它肥料做追肥,追肥可1-2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為宜;如果采用2次追肥,第2次追肥在授粉后灌漿期進行。
5、選用良種。要選用增產潛力大、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適于密植的耐密型和半耐密型品種,種子發(fā)芽率不低于90%,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8%,含水率不低于14%。選用品種的熟期可比當地主推品種延長5-7天,可選生育期在128-132天的品種。用種量要比普通種植方式多15-20%。
6、種子處理
農機維修培訓方案
。①曬種:播前3-5天,種子攤開在陽光下翻曬2-3天。②等離子體種子處理。在包衣前播種前7-10天應用等離子體種處理機對種子進行處理。③種子包衣。選用適宜的多功能種子包衣劑進行包衣。7、適時播種。按播種方式可分為膜上播種和膜下播種兩種。
膜上播種。當耕層5-10cm地溫穩(wěn)定通過8℃時即可開犁播種。種植密度,根據玉米品種特性和水肥條件確定,高水肥地塊種植宜密,低水肥地塊種植宜稀,植插復式的品種公頃保苗6.0-6.5萬株,株型收斂的品種公頃保苗6.5-7.5萬株。土壤肥力好的每公頃播種7.0-7.5萬株,較差的每公頃播種6.5-7.0萬株。收斂的品種加上肥力好的可播種8.0萬株。每條大壟上種植2行,行30-40cm。
用厚度0.01毫米的地膜,每公頃50公斤左右,地膜寬度根據壟寬而定,一般采用1米寬的地膜。
機械播種。用25馬力左右的拖拉機用動力,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種機播種,能將鋪滴灌水帶、噴施除草劑、覆地膜、播種、掩土、鎮(zhèn)壓作業(yè)一次完成,其作業(yè)順序是鋪滴灌帶→噴施除草劑→覆地膜→掩土→鎮(zhèn)壓。作業(yè)速度2.5-3.0公頃/天。膜上播種節(jié)省引苗和掩苗操作過程。播種時可不考慮土壤墑情,可干播,土壤溫度越大播種質量不理想。要調整好機具上的滴灌管輪,確保滴灌管鋪設在壟中間,兩側行距為20cm,出水孔向地面,覆膜時要注意防止壓土過多,影響透氣;也不能壓土不嚴,失墑及大風揭膜等發(fā)生。
二、田間灌溉設施
根據水源位置和地塊形狀的不同,膜下滴灌主管道鋪設方法主要有獨立方式和復合式兩種。
1、獨立式主管道鋪設。獨立式主管道的鋪設主要用于狹長地塊,其主管只有一條并深埋在地下,其余主管毛管均分布在地面上。此種鋪設方法具有省工、省料、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缺點是不適合大面積作業(yè)。采用獨立式主管鋪設主要是以中小型移動滴灌設備為主。有效灌溉面積一般為20-27h㎡,平均一次性投入每畝地成本450元左右。
2、復合式主管道鋪設。采用復合式主管道的鋪設可進行大面積膜下滴灌作業(yè),有效彌補了獨立式主管道鋪設存在的缺點。此種方法具有滴灌速度快、水壓損失小、滴灌均勻等特點。適合于水源與地塊較近,田間有供配備使用動力電源的固定場所。一臺機具一般可控制200h㎡左右的條田。這種鋪設方法適用于各種條田和不規(guī)則地塊,適用范圍較廣。一次性投入每畝成本500-600元。
3、小型移動式管理鋪設。小型移動式管道鋪設主要適用于小地塊,面積一般超過6.7h㎡,隨意性大,主管道一般分布在地面上且根據地形鋪設,當年使用完后可回收存放第二年再次使用。這種方法一次性投入小,但作業(yè)成本較高,采用鋪助人工成本較前兩種鋪設方法要多,因此,此種灌溉模式目前使用較少。
自壓滴灌。利用高度差進行自壓滴灌,主管道鋪設方法大多為復合式。這種方法省去了動力部分且可以進行大面積滴灌、噴灌作業(yè),其經濟效益明顯,一次性投入小,使用方便,滴灌作業(yè)效果好,可同時采用噴灌、滴灌聯合作業(yè)模式,每畝一次性投入一般在400元左右。
滴灌管網分為主管、支管、毛管(滴灌帶)。毛管連接到支管上,隨大壟鋪設在2行中間,毛管上鑲嵌有滴頭,滴頭間距30cm,滴頭流量為2.8升/小時。鋪管時滴頭向上。運管連接到主管上,與壟向垂直,支管間的距離視地勢而定,沒有坡度或坡度很小,距離可遠,一般在160-200米,坡度越大,距離越近。支管道直徑33cm。每根支管上可連接16條滴灌帶,構成一個“區(qū)”。
三、田間管理
除正常的管理外,要注意以下環(huán)節(jié):
1、滴灌灌溉
農機維修屬于農業(yè)項目
。設備安裝調試后,可根據土壤墑情適時灌溉,每次灌溉1公頃,根據毛管的長度計算出一次開啟的“區(qū)”數,一般10-12小時灌透,屆時可轉換到下一灌溉。在轉換時,要先開啟即將灌溉區(qū)的閥門,后關閉已灌溉完畢的閥門。2、追肥。以2次追肥效果為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授粉后灌漿期追肥,每次用尿素150-200公斤。追肥方法是用滴灌設備追肥,先計算出每個灌溉區(qū)的用肥量,將肥料在大的容器中溶解,再將溶液倒入施肥罐中,開啟水泵,10-25分追肥液全部用完。如果溶液一次不能全部加入到施肥灌葉,可重復加入,水泵停止工作再向施肥罐中加肥液直到肥液全部用完。
3、中耕除草。除草主要是除壟溝的雜草,少量的雜草一般可以不除。如果雜草較多、較茂盛,就需要除草。機械除草,用拖拉機帶鏵犁對壟溝耥一次,一般用小四輪一次可掛2個鏵犁,當拖拉機走到支管處時用事先準備好的2個橋架到支管上,拖拉機從橋上駛過,用機械中耕除草一定要注意玉米植株的高度,如果除草過晚,植株達到一定高度后拖拉機無法進地。
4、化學控制??捎貌捎米宰叩馗叩叵秶娝帣C噴施。
5、滴灌設備收回及保管。秋天可將滴灌設備收回,先放掉罐內的水分,防止生銹,清洗過濾網。主管、支管、毛管在玉米收獲后即可收回。保管好安裝小件,防止丟失。毛管一般可用2-3年,也可收回在農用時對其整理、粘接、打捆,主管、支管、毛管要妥善保管,防止鼠咬。
6、適當晚收.為使玉米充分成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質,在收獲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晚收
農機維修頭像
。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weixiu/1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