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雙佳]辦好中部農博會 助力脫貧奔小康|農博會照亮田野新希望
辦好中部農博會 助力脫貧奔小康|農博會照亮田野新希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春華秋實,秋天是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yè)博覽會(簡稱農博會)即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成千上萬的“湘字號”品牌集中參會,展示農業(yè)大省的“色香味”。
從成功舉辦的前21屆來看,農博會搭起農產品品牌展示的舞臺,堪稱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上千家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參展農博會,與國內外名牌農產品打擂臺,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不斷成長和壯大,成為推進農業(yè)現代化的主力軍。
近幾年,記者年年逛農博會,欣喜地看到,“魚米之鄉(xiāng)”的農產品越來越靚麗;“湘字號”農產品品牌越來越精致;“新農民”既懂種養(yǎng)又會營銷,越來越充滿了自信。
農博會,見證湖南農業(yè)現代化的輝煌歷程,照亮廣袤田野的新希望。
綠色生態(tài)的風向標
農博會是農業(yè)產業(yè)化的風向標。過去的21屆農博會,“風往哪里吹”?
“1999年的首屆農博會,當時叫‘湖南省首屆名優(yōu)特新農副產品博覽會’。一位賣柚子的展商,為了顯示自家產品是帶著‘泥土味’的綠色健康食品,直接搬來了一棵柚子樹參展。”時任長沙市農機推廣站科室主任的周文,對當年的一幕記憶深刻。
農博會走過21年來,參展商越來越多,展品包裝越來越精致,但“風吹的方向”一直沒變:堅持綠色生態(tài),依靠品質取勝。
歷年來,農博會上各個放心糧油、綠色果蔬茶、高品質肉奶蛋和水產品展臺前,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農業(yè)大省湖南,山清水秀。在優(yōu)良環(huán)境中種養(yǎng)產出的農產品,不僅品質放心,口感也好。
最近幾屆農博會展出的玉針香米、松柏大米,“喝”山泉水、施有機肥,每公斤高達30元,依然十分搶手;湘江源蔬菜、東升菜薹,普遍比市場價高出一倍以上,依舊被市民搶購一空;湘村黑豬、臨武鴨、東安雞、東江魚等特色農產品,也憑借其地方良種、產地環(huán)境等方面的優(yōu)勢,受到追捧。
農產品提升品質,離不開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要靠綠色的生產方式。近年來,湖南大力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在關鍵環(huán)節(jié)上確保了農產品的綠色品質。
農機雙佳洪江市農業(yè)農村局局長楊賢德告訴記者,他們近年來推廣的新品種黃金貢柚,走的就是嚴格執(zhí)行綠色生產標準的路子。洪江黃金貢柚在農博會上的訂單價,是論個賣,而不是論斤賣。
在加工環(huán)節(jié),華容縣插旗菜業(yè)嚴格按照日本的進口要求生產芥菜,“腌制后清洗12遍,不能多也不能少”。正因為對品質如此“迷戀”,華容芥菜系列加工產品在國內占到同類產品銷售市場60%的份額,每年以華容芥菜為原料生產的方便面酸菜風味包達到30億包。在歷年農博會現場,華容芥菜都散發(fā)著獨特的、恒久的香味。
品牌成長的大舞臺
一年一度的農博會,堪稱豐收的盛會,也是湖南農業(yè)品牌成長的大舞臺。
“新產品發(fā)布,農博會是最好的舞臺。”唐人神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從1999年的第一屆農博會起,公司幾乎每年都會在農博會上推出主打品牌產品。
1995年,唐人神開始進軍肉品行業(yè)。在4年后的第一屆農博會上,他們帶來的是臘肉制品。在唐人神之前,湖南臘肉只是美味可口的農產品,鮮有將其做成商品拿來展銷的。自此一炮而紅之后,唐人神沒有落下任何一屆農博盛會。2011年,唐人神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湖南農業(yè)的標志性企業(yè)之一。今年農博會,唐人神早早就定下了位置最顯眼的大展位。
湘佳牧業(yè)的農博會之旅,或許更能看出其品牌成長的軌跡。
1994年,石門縣二都鄉(xiāng)農民喻自文、邢衛(wèi)民開始合伙養(yǎng)雞,一年就成為“萬元戶”。小作坊做大成公司后,喻自文、邢衛(wèi)民各自成立亞飛農牧、寶峰禽業(yè)。兩人分灶吃飯,只顧埋頭干事,無暇考慮到長沙來參加農博會。
到2003年,迫于市場壓力,喻、邢兩人重新聯手,將原來的兩家公司新組建成雙佳農牧。新公司在常德市、石門縣等農業(yè)部門的組織下,作為市縣展團成員,開始頻繁參加農博會。
農博會上涌現出來的越來越旺盛的購買力,以及大品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讓喻、邢兩人堅定了做大做強的信心。2012年,雙佳農牧引進戰(zhàn)略投資,并更名為湘佳牧業(yè)。
今年4月,湘佳牧業(yè)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鮮禽第一股”。
湘佳牧業(yè)相關負責人表示,最近幾年,公司在農博會都設立了專門展位,既便于突出宣傳品牌,也便于消費者現場購買生鮮石門土雞制品,“今年展位更不例外”。
省農業(yè)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相關負責人說,雖然沒有刻意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湖南大大小小的農業(yè)品牌,絕大多數在農博會這個舞臺上展示過自己的風采、獲得過成長的動力??梢灶A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涉農湘企借力農博會,成長為唐人神、湘佳牧業(yè)那樣的大公司、大品牌。
學習比拼的參照鏡
從1999年開始舉辦的湖南農博會,在2009年更名升格為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湖南、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中部六省同臺亮相,組團參展。也正因為如此,2009年的農博會把“交流與合作”列為主題之一。
事實上,農博會歷來就是學習和比拼的絕佳參照鏡。“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走出來,在農博會上能清楚地看到省內、國內龍頭企業(yè)甚至國際農業(yè)企業(yè)巨頭的優(yōu)勢,學習他們的經驗,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薄昂先r”公司負責人蕭軍說。
在最近幾屆農博會上,來自東北三省的大米聲勢造得很大,五常大米、盤錦大米、北大荒大米等幾大知名品牌都占據顯眼展位,打出醒目標牌。每公斤20元以上的五常稻花香米,價格比一般品牌大米高出三四倍,卻常常賣斷貨。
“湖廣熟、天下足”。洞庭湖平原是新中國建成的第一個商品糧基地。湖南是70多年來從未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兩個省份之一。在歷史的榮光中,在兄弟省份的優(yōu)異表現中,湖南糧食找準了發(fā)展方向,看到了上升空間,及時打出“洞庭香米”公共品牌,奮起直追。
在全國油茶產業(yè)版圖中,湖南穩(wěn)坐頭把交椅。江西、安徽等油茶主產省區(qū),近年來發(fā)展加快,在農博會上加大力度推介茶油新產品。國外橄欖油也在農博會上頻頻亮相。
“大三湘茶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比橄欖油,茶油品質不輸,有些營養(yǎng)指標甚至更好,但湖南茶油要趕上橄欖油的產業(yè)化水平,還必須在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精深加工、統一行業(yè)標準等方面苦下功夫。
洞庭湖之北,潛江小龍蝦近年來聲名鵲起。農博會上的小龍蝦之香吸引了眾多食客,也讓地處洞庭湖腹地的南縣找到更好的掙錢機會。稻田養(yǎng)蝦,南縣稻蝦迅速走俏長沙等大城市的夜宵市場;“南洲稻蝦米”更是拿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供不應求。目前,南縣稻蝦種養(yǎng)面積55萬畝,年產小龍蝦9萬噸、優(yōu)質稻蝦米27萬噸,綜合年產值達130億元。
(參與采寫:黃婷婷)
[責編:曾璇]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農機雙佳農機大全網(www.97661a.com)發(fā)布·(2022-06-25 22:15:01)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pinpai/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