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枯病的癥狀和防治方法
農機大全網(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玉米苗枯病的癥狀和防治方法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玉米苗枯病的癥狀和防治方法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原因 ♂
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原因種子帶菌,增加了發(fā)病率。
播種過深,延長了出苗時間,或幼苗身上具有傷口。
種植的玉米品種本身容易染病,或苗期低溫多雨。
土壤板結導致出苗緩慢,形成弱苗,此時容易患病。
連續(xù)重茬導致種植地里面的病菌數量較多,此時容易發(fā)病。
地勢低洼,土壤貧瘠,有機質含量低。
一、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原因
1、種子本身帶菌,導致發(fā)病率升高,這是苗枯病的主要發(fā)生原因。
2、播種過深,使得出苗時間被延長,或苗期受到蟲害,幼苗出現(xiàn)較多的傷口,因此容易發(fā)病。
3、苗期低溫多雨,或種植了容易染病的品種。
4、土壤經農機碾壓后出現(xiàn)板結現(xiàn)象,導致出苗緩慢,形成弱苗,因此更容易患病。
5、連續(xù)重茬種植玉米,種植地里面有病殘體,導致土壤帶菌,所以容易發(fā)病。
6、種植地為粘土地塊,地勢低洼,有機質含量低,土壤較貧瘠,所以容易嚴重發(fā)病。
二、玉米苗枯病打什么防治效果好
1、藥物防治
(1)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25%咯菌腈進行拌種,用藥量分別為種子重量的0.2%。
(2)播種前,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或用玉米專用種衣劑進行包衣處理,這樣既能滅殺害蟲又能達到壯苗的效果。
(3)苗期發(fā)病時,可對植株的根基部噴施50%多菌靈600倍液,或惡腐靈30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液,連續(xù)噴施2次。
2、農業(yè)防治
(1)種植抗病能力較強、優(yōu)質高產的玉米品種,或與其他非玉米作物進行輪作。
(2)播種時施入足夠的基肥,增施磷肥,培育壯苗;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嚴禁生肥進地,這樣可避免病菌進入種植地。
(3)種子出苗后,適當中耕,以促進根系生長。
玉米苗枯病的癥狀和防治方法 ♂
玉米苗枯病的癥狀和防治方法癥狀:種子根和根尖處變褐,初生根老化,莖部呈水浸狀。葉尖和葉緣干枯,心葉卷曲,嚴重時心葉青枯萎蔫,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合理輪作,種植抗病能力較強的玉米品種,播種時施入充足的基肥,種子出苗或下雨后要適當中耕。播種前,用25%咯菌腈進行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苗期發(fā)病后,噴施50%多菌靈600倍液,連續(xù)噴施2次。
一、玉米苗枯病的癥狀和防治方法
1、發(fā)病癥狀
(1)種子根和根尖處變褐,后擴展導致根系發(fā)育不良或根毛減少,次生根少或無,初生根老化,皮層壞死,根系變黑褐色,并在莖的第一節(jié)間形成壞死斑,引起莖部水浸狀腐爛,易斷裂,葉鞘也變褐撕裂。
(2)夏玉米從出苗至三葉期開始表現(xiàn)癥狀,先造成玉米幼苗基部1-2葉發(fā)黃,葉尖和葉(緣)邊干枯,由基部葉片逐漸向上部發(fā)展,進而引起心葉卷曲,嚴重的植株外周葉片干枯,心葉青枯萎蔫,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
①種植抗病能力或耐病能力較強、高產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合理安排茬口,與其它作物進行輪作。
②播種時施入足夠的基肥,同時要適當增施磷肥,培育壯苗;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避免讓未腐熟的有機肥進入田間,這樣可阻斷病菌進入種植地的途徑,降低發(fā)病幾率。
③加強管理,種子出苗后(或下雨后)適當中耕,以增加根部的透氣度,促進根系生長。
(2)化學防治
①播種前,用25%適樂時(咯菌腈)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或用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或用玉米專用種衣劑進行包衣。
②苗期發(fā)病時,對著植株的基部噴施50%多菌靈600倍液或惡腐靈30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液,連噴2次。
二、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病原因是什么
1、種植了容易感染苗枯病的玉米品種,或苗期低溫多雨(主要誘因)。
2、土壤被農機碾壓后出現(xiàn)板結情況,導致出苗緩慢,形成弱苗,所以容易染病。
3、連續(xù)重茬種植玉米,導致種植地里面有病殘體,或土壤帶菌、種子帶菌,增加了發(fā)病幾率。
4、種植地為低洼地勢,土壤較貧瘠,有機質含量較低,因此發(fā)病較重,尤其是粘土地塊。
5、播種過深導致出苗時間延長,或苗期受到嚴重的蟲害,導致幼苗身上的傷口較多,所以容易患病。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玉米苗枯病的危害特征 ♂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玉米苗枯病的危害特征防治玉米苗枯病的措施:選擇優(yōu)質、抗病品種;推廣配方施肥,增施農家肥料;加強中耕管理,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及時薅鋤;用1000倍多菌靈加氯化鉀2~3斤灌根;用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75%百菌清1000倍等農藥連續(xù)噴灑2次(每次藥物間隔7天左右)。
一、危害特征
玉米發(fā)病后,根尖先變成褐色,擴展后根系發(fā)育不良或根毛減少,次生根少或無,初生根老化,皮層壞死,根系變成黑褐色,莖第一節(jié)之間形成壞死斑,引起莖部浸水腐爛,容易斷裂,葉鞘也變成褐色、開裂。葉片發(fā)黃,葉緣枯焦,心葉卷曲易折,發(fā)病嚴重的出現(xiàn)死亡,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受害輕的幼苗地上部沒有明顯的癥狀,一般在2~3葉期的第1~2葉的葉尖變黃,逐漸向葉中部發(fā)展,嚴重的心葉逐漸變青枯萎。
二、發(fā)生規(guī)律
玉米苗枯病一般發(fā)生在播出后至7月上旬。在長期干旱的情況下,玉米播放后到發(fā)根期間,突然下大雨使土壤板結,引起土溫低、濕度高的環(huán)境,容易感染這種疾病。地勢低洼、土壤貧瘠、黏土地、鹽堿地且施用玉米除草劑的地塊發(fā)病重,種子質量低,播種過深也容易發(fā)病。以小麥-玉米為主要輪流方式的田塊,近年來由于小麥根病嚴重,導致串珠鐮刀菌、禾谷鐮刀菌和絲禾菌等病原菌積累,夏玉米苗枯病的發(fā)生程度也較重。
三、預防措施
1、選擇優(yōu)質、抗病品種,選擇粒大飽滿、發(fā)芽強的玉米種子。
2、推廣配方施肥,增施農家肥料,以培育壯苗,特別注意補充磷、鉀肥。促進根系生長,使植物生長旺盛,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強中耕管理,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及時薅鋤,增強土壤通透性。
4、預防用1000倍多菌靈加氯化鉀2~3斤灌根。
5、選擇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75%百菌清1000倍等農藥連續(xù)噴灑2次(每次藥物間隔7天左右)。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8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