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長春市玉米獲得大豐收, 而保護性耕作產量更勝一籌(今年青島展會交通壓力仍然不小)
農機大全網(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今年長春市玉米獲得大豐收, 而保護性耕作產量更勝一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今年青島展會交通壓力仍然不小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今年長春市玉米獲得大豐收, 而保護性耕作產量更勝一籌 ♂
今年長春市玉米獲得大豐收, 而保護性耕作產量更勝一籌連日來,奔走在吉林省長春市的農安縣、榆樹市、德惠市、、公主嶺市、九臺和雙陽區(qū)的鄉(xiāng)村,令人欣喜地聽農民談到,今年雨水條件少有的好,除個別地塊外,2021年玉米普遍是大豐收。
而在走訪采用黑土地保護性耕作特別是玉米秸稈全覆蓋種植方式的農戶,更是看到家家玉米樓子都是滿滿的,戶戶院落中地扒玉米堆連堆。這些玉米種植戶都說,2021年玉米產量格外高,相當一部分農戶都用同樣地塊,拉回玉米多少車、玉米樓子能裝多高,斷定出2021年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玉米產量是實打實冒了高。
下面三個實例,盡管也可能是特例;然而,它充分彰顯出同樣條件下,玉米保護性耕作,更有克服、降低當年影響產量脅迫因素的突出作用,讓玉米產量更冒高。
第一個實例:農安鹽堿地上,保護性耕作坰產20000斤,而常規(guī)壟作僅為4000~5000千克。
2021年農安縣三崗鎮(zhèn)亞賓農機合作社地挨地的情況。在這一片幾百公頃的鹽堿地上,看著開春墑情好,有的農戶放棄了每年的免耕,而是燒了秸稈,進行了旋耕起壟;可是起壟后,沒有立即播種的,在溫度升高,同時在幾場大春風狂吹下,吹干到壟底,一點墑情都沒有了,又沒有有效降雨,一直播不了種,有的直到6月份初才播上種。
而亞賓合作社,采用播前不動土的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玉米,盡管表面也有干土層,但播種后順利接上底墑,出苗一點沒有受到影響。6月26日在地里看到,保護性耕作的玉米苗刷刷長到約50厘米高,而常規(guī)壟作僅有20厘米高,并且缺苗斷苗。后期再采取措施也無法補救。
因地泥濘,到11月才能下地機收作業(yè),保護性耕作坰產為10000千克,而常規(guī)壟作減產嚴重,僅為4000~5000千克。
第二個實例:長春新區(qū),同樣60公頃玉米地,2020年深翻,打的玉米拉回來不足120拖車;2021年采用條耕保護性耕作,拉回了近200拖車玉米。
農安縣前崗鄉(xiāng)的農緣農機合作社,連續(xù)兩年堅持采用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模式種植玉米,不僅合作社近150公頃玉米,折合標準水平均公頃產量達12000多千克,喜獲大豐收,尤其一塊對比田,產量差距更明顯。
2021年他們在長春市新區(qū)北湖街道,為一種植大戶同一塊地種60公頃玉米。2020年是其它農機戶用機深翻種植模式,為這戸種的玉米,出苗還可以,可到九月份遭遇臺風,全部倒了,僅僅收回120拖車玉米,嚴重減產。
聽說保護性耕作抗倒伏,今年這戶找到農緣合作社。農緣合作社2021年采用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模式,全過程托管種植服務,雖然也遇一、二次風,但是都沒倒伏,到秋收獲玉米,拉回了近200拖車,比上年多了近80拖車。用戶高興地說:“是農緣合作社用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讓我們獲得了大豐收”。
第三個實例:德惠市邊崗鎮(zhèn),應用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的農民說:“種了幾十年玉米,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高的產量”。
德惠市文興農資合作社理事長張文興說: 2021年合作社在玉米保護性耕作上,著力在堅持做到技術配套、技術集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準精心上下功夫,300公頃玉米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的先進優(yōu)勢得到充分釋放,有了好的苗情,就會有好的產量基礎,這是精準配套應用累加的成效和結果。
文興合作社為了規(guī)范精準實施玉米保護性耕作,在技術作業(yè)流程上,首先是堅持把秸稈留下,盡量增加秸稈覆蓋量,起到保墑作用;引進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在秋季對部分地塊就進行條耕作作業(yè),耕整出一個潔凈播種床,地溫明顯提升3℃以上;到適合播種期,6臺免耕播種機一起下去,前邊條耕后邊播種,兔耕搶墑播種,充分利用和發(fā)揮了底墑作用,使出苗接近一個"生日”;全部應進行了苗期深松技術,有的地塊還進行了分次施肥,實行苗期追肥,最大地發(fā)揮利用肥效。
正是通過這樣配套并精準實施的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使保護性耕作顯示出產量優(yōu)勢。合作社流轉的60多公頃和托管的200多公頃玉米,秋收后測產或己賣出的糧數(shù),玉米濕糧平均都在3萬斤上下,所以就有了上面農戶所說,這些年從來沒有打過這么多玉米的肺腑之言。
在2021年長春市氣候條件總體都比較好的情況下,為什么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還能更顯產量優(yōu)勢呢?
在其它條件都相同下,據(jù)專家分析,2021年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還影顯出3個方面優(yōu)勢:
一是保墑好。保護性耕作包括條耕的,都沒有失墑,播種后底墑就滿足了玉米出齊苗;而常規(guī)壟作,前期播的也不錯,而后期播的己嚴重失墑,無底墑,出苗不齊、不全,斷苗,在苗情苗勢上明顯比保護性耕作差一大截。
二是保水好。今年長春市市水雨充足是玉米大豐收的重要原因。而接受同樣的降雨量,保護性耕作通過運用深松技術,尤其是苗期深松的,雨水流失的少,滲入到30厘米以下耕層的水份比常規(guī)壟作多30~50%,玉米生長所需水份更為充足。
三是雨水多,給玉米植株生長帶來的脅迫因素影響小。在玉米生長后期降雨多而集中的情況下,不少常規(guī)地塊,留存在田里的雨水,連續(xù)多天滲不下去,浸泡玉米根系,造成出現(xiàn)了玉米葉片病、根系腐爛、壟體松軟等問題,使玉米易倒伏,出現(xiàn)早衰;而保護性耕作苗期深松,當日降雨當天地表基本沒有存水現(xiàn)象,沒有出現(xiàn)常規(guī)一些地塊又發(fā)生倒伏問題,或倒伏比較輕,普遍無早衰現(xiàn)象,有利于后期玉米穗成熟、增重。據(jù)測查,僅這一期間的玉米生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差別,影響玉米產量在10%上下。
今年青島展會交通壓力仍然不小 ♂
今年青島展會交通壓力仍然不小圖注:正在等候進入展區(qū)布展的農機
(知谷APP獨家報道)據(jù)知谷網記者從前方發(fā)回的報道顯示,今天是展會開幕前的最后一天布展時間,由于大量布展車輛需要進入展場卸下展示機型,目前通往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西側的領海路交通壓力很大,早上擁堵距離將近3公里。
一位玉米機企業(yè)的展商焦急地對記者說,“都已經堵在這里1個多小時了,不知道啥時候才能進入展場啊,還等著布展呢?!?/p>
另據(jù)一些參展企業(yè)反應,7點半之前通往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東南側的濱海公路十分通暢,但是過了8點半以后就變得略顯擁擠。
雖然本屆展會,青島方面承諾將妥善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不會讓2013年青島農機展的情況再次上演。但目前狀況看,青島展會交通仍然令人擔憂。
知谷網記者提醒各位觀眾和展商盡量提早安排出行,妥善錯過“全國會”早高峰。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7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