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性耕作是農業(yè)的5G技術,前景非同凡響(保護性耕作是土壤健康的關鍵,農場活力關鍵在土壤健康)
農機大全網(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保護性耕作是農業(yè)的5G技術,前景非同凡響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保護性耕作是土壤健康的關鍵,農場活力關鍵在土壤健康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保護性耕作是農業(yè)的5G技術,前景非同凡響 ♂
保護性耕作是農業(yè)的5G技術,前景非同凡響對標美國發(fā)展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對于中國農業(yè),早晚都要裝配擁有更多先進的、實用的保護性耕機具,走保護性耕作這條路,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定會有所啟示。
今年4月底,筆者又利用赴美國和加拿大探親期間,再次以私人身份,對美、加兩國農業(yè),特別是農場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情況,又進行了多點包括農場、大學、農機制造廠和經銷商的走訪考察;結合近兩年我國東北掀起的免耕播種機需求小熱潮,深入梳理思考,數據對比分析,對我國加快發(fā)展應用保護性耕作,有了一些更加深入的認識與思考。
如同5G通訊技術代表著世界最為先進的科技一樣,保護性耕作是全球農業(yè)的5G技術,美國在農業(yè)領域不但擁有這項5G技術,并且近幾十年來正是通過大力推廣普及這項農業(yè)5G技術,農場大量裝備擁有了保護性耕作機具(農業(yè)的通信基站設立),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建立起領先世界農業(yè)5G技術機具裝備和應用體系,使美國農業(yè)耕種制度發(fā)生了革命性改變,建立起保持土壤健康的耕作體系,是讓美國糧豆產量之所以能快迅提升、成為世界上農業(yè)強國的重要因素。
中美糧豆單產上差距有多大?
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取得令全球震驚的輝煌成果,多個行業(yè)包括農業(yè)許多經濟增長數據指標,迅速接近甚至趕超世界經濟強國美國,值得驕傲與自豪;然而,唯有在玉米、大豆單位面積平均產量,這一項標志農業(yè)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雖然我們縱向自身比較,也實現了快速提升,產量翻番,可是同美國近四十年玉米、大豆產量相比,中、美兩國在糧豆單產上的差距,沒有縮小,而差距是越來越在拉大,這是客觀事實。
以玉米單位面積產量為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玉米平均畝產為300公斤,美國是495公斤,相差195公斤,我國比美國低39.3%;到2018年全美玉米平均畝產提高到748公斤,增長了51%,我國提高到408公斤,增長了36%,,兩國的平均產量相差絕對數量由195公斤,擴大340公斤,中國比美國低45.4%,產量差距又增加6.1個百分點。
再以大豆單位面積產量為例:在39年前的1980年,中、美畝產差距只有46.66公斤;到2015年美國大豆平均畝產達到213.3公斤,中國大豆平均產量還只有120公斤,相差93.6公斤,差距又在拉大,美國大豆“完爆”中國大豆。2017年美國密蘇里州,創(chuàng)造了至今天下無法打破的大豆高產神話記載:694.2公斤/畝,折算下來相當于1萬多公斤/公頃。2019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約在1.4億畝,如果畝單產量達到美國的平均水平,就相當于增加1億多畝大豆播種面積,可減少2000多萬噸大豆的進口數量。
保護性耕作5G技術,給美國農業(yè)帶來的變化
中、美兩國糧豆產量為什么差距這樣大,美國以大豆、玉米為主的農產品,近些年來之所以能夠在世界糧食市場稱霸,其核心因素在于美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生產成本的比較優(yōu)勢;這一優(yōu)勢是美國農業(yè)生產各種基礎、條件,特別轉基因品種應用疊加的結果,而筆者認為在這些基礎、條件中,起決定性、關鍵作用的,是農業(yè)5G技術——護性耕作的普及應用,使美國農業(yè)特別是糧豆生產在近四十多年來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革,保護性耕作已成為主流的耕作制度,積淀和釋放出的威力,使美國農業(yè)得以強盛,走上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美國農業(yè)遭遇了災難、甚至是毀滅性的“黑風暴”,使這個國家從農場主到國家政府權力機構、農業(yè)科研推廣部門和農機制造企業(y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勃然猛醒。
痛定思痛,從那以后,美國人開始不遺余力地堅持不懈研究發(fā)展與推廣,以秸稈覆蓋管理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成為這個世界上農業(yè)現代化程度最高國家農業(yè)的主流耕作制度。
依靠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使美國農業(yè)生產發(fā)生了七個方面的深刻變化;
一是產量提升,化肥施用量反而減少。按實物量,九十年代美國化肥施用量為4860萬噸,到2014年化肥施用量減少到2127.4萬噸;中國按照播種復種面積計算,耕地仍比美國少數億畝,九十年代化肥施用量約3000萬噸,到2016年就增加到5984.1萬噸。據原農業(yè)部數據,我國畝均化肥用量為21.9公斤,是美國的2.6倍。
二是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提升。近四十年來我國耕地土壤有機質一直處于下滑的趨勢,普遍達不到2%;而同期美國是改善上升的趨勢,通過秸稈覆蓋或耙混還田等措施實現秸稈還田,加上增加畜牲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得到恢復提高,土壤有機質普遍在3~5%,有的地塊甚至達到6~8%。
三是土壤抗旱蓄水能力增強。據美農業(yè)科研機構研究測查,土壤有機質每提高1%,蓄水能力或蓄水容量可提高76方/公頃,相當于單位面積土壤蓄水能力提高了7.6mm,也就是說相當于接納了7.6mm的降水。再通過秸稈覆蓋和減少耕作,降低了土壤中水份的蒸騰,相當于單位面積上多蓄儲50一100mm的水份,在春季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底墑播種與出苗。我國的耕地土壤有機度含量普遍在2%以下,持水能力弱,再加上傳統(tǒng)耕翻旋耕整地模式,在春季土壤墑情基本喪失殆盡,只能靠天等雨出苗。
四是土壤遭受風蝕、水蝕明顯減輕。全美土壤風水蝕總量減少達50%以上。
五是農場農機裝備品種、數量減少。一般耕整地機具僅需要擁有復式整機機或條耕機,就可以滿足播前整地作業(yè)要求了,在糧豆主產區(qū)農場己完全淘汰了翻地犁、耙、旋耕機等機具,購置與維修拖拉機主機、農機具投入資金大幅度降低。
六是糧豆生產成本下降。農機作業(yè)次數的減少,耗油的下降,農機投入利息的減少,使玉米、大豆生產成本降低。金佰利農場主曾介紹說,每蒲耳玉米、大豆生產成本可降低15%以上。
七是農場主土地增值和糧豆生產收益雙增加。產量的穩(wěn)定提升和生產成本的下降,土壤更加健康,使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的農場主土地增值和糧豆生產收益雙增加。農場主是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親身實踐和受益者。一位農場主的夫人,在美國農業(yè)部農業(yè)經濟研究局召開的座談會上,曾深有感觸地說,“我家農場應用保護性耕作所起的作用,就像農場當時用上了電一樣”。一位美國北達科他州農場主認為“免耕、覆蓋植物的循環(huán),恢復土壤活力是對應老天的保險政策條款”。她們這些深刻的體會與感受,發(fā)出的肺腑之言,可稱得上保護性耕作的金句,是對保護性耕作,是使美國農業(yè)得以強盛關鍵技術最好的佐證。
同時,美國在保護性耕作技術發(fā)展過程中,該國的農機制造企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研發(fā)適應不同保護性耕作模式的機具,依靠機具創(chuàng)新,破解了影響技術普及的地溫低、出苗慢等難題,研制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免耕播種機、聯合整地機、條耕機等關鍵先進機具,引領著全球保護性耕作機具技術的走向,一批企業(yè)也得到發(fā)展壯大。
加快研究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箭在弦上
美國華盛頓大學戴維蒙哥馬利教授,在《耕作革命:讓土壤煥發(fā)生機》一書,將農業(yè)技術發(fā)展史稱為5次農業(yè)革命;我國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鄖文聚,曾發(fā)表文章,形象地把蒙哥馬利教授提出的5次農業(yè)革命,相當于農業(yè)技術的5G,耕作技術革命升級換代,農業(yè)技術也進行了5G時代,即以土壤健康為中心的耕作革命,依賴于有機質構建肥沃土壤,技術體系的核心要義,就是免少耕、地面秸稈留茬覆、輪作下的機械化保護性耕作。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我國農業(yè)目前正處于轉型發(fā)展的關鍵時刻。“師夷長技以制夷”。借鑒美國發(fā)展保護性耕作成功之路,在我國加快推進保護性耕作,完全契合新時代我國農業(yè)向綠色生產方式轉變的理念;特別是東北等地的實踐證明,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下,這項技術照樣可以應用好。因此說,中國農業(yè)早晚都要裝配擁有更多先進、實用的保護性耕機具,走保護性耕作這條路,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作用與意義非同凡響。
只有加快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才能保證“土質不斷優(yōu)化、不能退化”,為子孫后代留下肥沃的膏腴之地,保持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生態(tài)發(fā)展;只有加快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才能加快提高糧豆單產,更好地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zhàn)略,鞏固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咯;只有加快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才能跟上世界先進農業(yè)技術的發(fā)展進程,盡快改變農業(yè)落后的局面,縮小與先進國家農業(yè)上的差距;只有加快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才能為解決秸稈利用難題,找到可行之路。
近些年來,我國發(fā)展保護性耕作也開始起步,勢頭不錯。然而,保護性耕作是對傳統(tǒng)耕種制度的顛覆,是對僅靠經驗解決秸稈難題思維方式的沖擊,是對現有農機研發(fā)制造體系的挑戰(zhàn),是農機作業(yè)市場短期利益與農業(yè)長期利益的博弈,是“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面對難點、困難、阻力和短板等問題,己經到了上上下下全面發(fā)力的時候。
加快發(fā)展推廣保護性耕作,要以問題為導向,以編制規(guī)劃為引領、以統(tǒng)一認識為先導、以法規(guī)指導為保障、以財政補貼為激勵、以技術創(chuàng)模為基礎、以機具研制為支撐、培育示范為機制。不僅需要頂層的方向引導設計;更需要地方政府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一屆接著一屆推,把保護性耕作技術持續(xù)推下去,才能收到實效。
同時,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核心是技術模式和機具裝備。在我國保護性耕作技術機具短板問題比較突出的情況下,更需要農機研究制造部門和企業(yè)共同盡快發(fā)力,追趕國外先進的保護性耕作技術裝備研究制造水平,研制出適應中國特色保護性耕作技術的作業(yè)模式與機具裝備,為盡快發(fā)展我國保護性耕作技術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撐,擴大保護性耕作技術作業(yè)面積。
保護性耕作是土壤健康的關鍵,農場活力關鍵在土壤健康 ♂
保護性耕作是土壤健康的關鍵,農場活力關鍵在土壤健康保護性耕作,與鄉(xiāng)村振興有關系嗎?土壤健康,與鄉(xiāng)村繁榮有聯系嗎?美國專家在研究農場再復興中指出,“拯救家庭農場關鍵在于腳下的土壤”。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David Montgomery先生,2019年在雜志上發(fā)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原文題為:"The Key to Saving Family Farms Is in the Soil",翻譯為"拯救家庭農場的關鍵在于腳下的土壤”。
這篇文章通過美國家庭衰敗與繁榮的案例調查分析提出,家庭農場衰敗與繁榮的變化,與土壤是否健康密切相關,土壤是決定農村繁榮的重要因素。
David Montgomery先生在文章闡述了農場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再生農業(yè)),起到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提高產量、甚至減少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增加固碳作用、帶動鄉(xiāng)村社區(qū)服務增強新活力等觀點,很有啟示作用。
David Montgomery教授指出,在全球人口日益增加,農業(yè)用地不允許再擴張的前提下,提高農業(yè)單產是解決糧食安全的唯一方式。土壤是農業(yè)生產的基礎,無論我們的科技水平短期內如何創(chuàng)新,育種創(chuàng)新、數字化農業(yè)創(chuàng)新、精準農業(yè)創(chuàng)新和高集約化農機創(chuàng)新,這些都會因為土壤的短板無法發(fā)揮有效作用,造成科技創(chuàng)新投資的嚴重損失。
我們分享一篇“美國版的鄉(xiāng)村振興”。這篇文章分享了美國農村衰敗,農業(yè)生產遭遇負盈利等歷史,在振興農業(yè),讓農民盈利的經驗中,
David Montgomery指出,“‘土壤’才是一切繁榮的基礎。讓更多的人回到農村,讓農民有利可圖,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的土壤和土地是不是具備這樣的承載條件?”
“如果說有一種很簡單的農業(yè)措施,就可以實現:有利可圖、提高產量幫助養(yǎng)活更多的人口、使地球降溫、振興美國農村,這聽起來似乎不太真實。在我開始拜訪那些正在應用這個農業(yè)措施的家庭農場之前,我也曾經認為不現實。然而這些家庭農場確實在通過固碳、恢復土地肥力,并通過健康土壤獲得不錯的盈利。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恢復土壤健康對農民、農村經濟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好處?!?/p>
作者說,在過去的幾年中,他開車從俄亥俄州到達科他州,并拜訪沿路小鎮(zhèn)的農民,為我的著作《成長的革命》(Growing A Revolution)做研究。 一路上,他看到了國民經濟的縮影,破敗的農場和空蕩的村鎮(zhèn)與充滿活力的繁榮農場和社區(q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些充滿活力的農場規(guī)模不一,有三英畝蔬菜農場,還有跨越地平線的大型牧場,仿佛《星際大戰(zhàn)》電影中巨大的遠程控制裝置以GPS導航的精度控制播種和收獲。 然而,區(qū)分這些農場的標準不是規(guī)模或技術,而是農場的土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盡管數十年來集約化耕種導致土壤退化,但對化學藥品的日益依賴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同時,美國農民越來越專業(yè)化,并變得非常擅長大規(guī)模種植特定的幾種農作物。
這導致了玉米、小麥和其他幾種農產品產量過剩。 隨著時間的流逝,農民面臨著肥料、柴油和殺蟲劑的價格上漲,及其導致的農產品收獲價格下降的尷尬處境。
從1960年到1970年,玉米價格從略高于1美元每蒲式耳升至2美元每蒲式耳,按通脹因素調整后相當于今天的8美元。然而,在2019年,玉米價格一直保持在每蒲式耳4美元左右,在種植同一種作物的情況下,現在農民獲得的實際收入只有美國登月時農民收入的一半。
與此同時,調整通貨膨脹因素后的每桶石油價格從1970年的20美元增加到今天的60多美元,增加了兩倍。 同期,全球肥料價格大約翻了一番。 如今,傳統(tǒng)農民要花更多的錢種莊稼,卻以遠低于他們祖父母當年的價格出售。
隨著美國農場平均規(guī)模的增長,口頭禪變成了“變大還是出局”。 隨著小型農場的合并或停業(yè),農場的數量有所減少。 小鄉(xiāng)鎮(zhèn)想要努力留住人口,但是因為人口越少,能夠支撐的服務和商業(yè)也越少,農村地區(qū)的經濟活力下降。 如今,開車穿越美國的心臟地帶,很容易看到關門的商店,倒閉的餐廳和半空置的小商店。
作者采訪了已經改良土壤的農民,農場主希望能夠扭轉近一個世紀的趨勢,并振興美國農村經濟。 他們的實踐不僅恢復了土壤健康,而且在數年之內(而不是人們認為的幾十年)使家庭農場恢復了盈利?!叭绻覀兡軌蚧謴屯寥澜】挡檗r民節(jié)省大量成本投入,那么我們可以整修規(guī)模較小的農場,以確保農民的生計并恢復美國小鎮(zhèn)上農業(yè)社區(qū)的經濟活力。”
對于那些盈利的家庭農場是怎么做到的呢?
David Montgomery先生訪問過許多成功的農民,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實踐著三種非常規(guī)的耕作管理措施來促進土壤的健康:免耕法、種植覆蓋作物、進行復雜的輪作。 有些人還通過使用移動的單線電子圍欄拼接器實施再生放牧方法,將牲畜重新引入了他們的田地。 這些農民正在反思如何看待和對待自己的土地。
這種非常規(guī)措施結合(免耕、覆蓋作物和復雜的輪作)使農民可以使用更少的化肥、農藥和柴油,獲得比傳統(tǒng)耕種方法更多的利潤。 在會議上,其他農民談到了這種新的耕作系統(tǒng)僅用了幾年時間就重建了土壤肥力,使其獲得了比相鄰傳統(tǒng)農場更多的利潤。 從那時起,這些新生的農民花了更少的錢種植更多的東西,這是提高利潤的必經之路。
作者親眼看到農村地區(qū)的差異。 “在達科他州已廣泛采用免耕和覆蓋作物的部分地區(qū),土地上布滿了新的糧倉和谷倉。 路上閃亮的新皮卡車川流不息。 但是在仍然有泥土裸露的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破舊不堪,表土在高速公路上隨風飄揚。 在堪薩斯州,實施免耕的鄉(xiāng)鎮(zhèn)里有維護良好的農業(yè)設備經銷店與那些鄉(xiāng)鎮(zhèn)里全是生銹齒輪之間的對比讓我感到震驚。”
保護性耕作機具制造專家:大平原美國總部探秘 ♂
保護性耕作機具制造專家:大平原美國總部探秘 這幾年,保護性耕作得到世界不少國家的重視,它不僅能夠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持土壤健康,而且基于其在農業(yè)生產中的優(yōu)勢與作用,不斷傳遞出一個個令人刮目相看的信息。
比如,2016年南非農業(yè)遭受了11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在其他技術模式基本絕收的情況下,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田塊,仍然創(chuàng)造出比較好的產量;2015年1月份,新西蘭Warren和Joy Darling夫婦在農場中一塊11.6公頃灌溉地采用少耕保護性耕作技術,收獲了每公頃13.8噸的大麥產量,打破了吉尼斯大麥高產世界紀錄;去年在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一臺5鏟的垂直耕作法深松機,一個多月作業(yè)3萬畝,創(chuàng)造了國內單臺深松機該作業(yè)期最高作業(yè)量的紀錄。
而創(chuàng)造出上述奇跡的,都有一家公司有密切關系——他們都是采用這家公司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機具產品。這家公司就是領跑世界保護性耕作技術裝備的美國大平原農業(yè)機械制造公司。
2016年,筆者曾用一個月的時間,自費對美國農業(yè)機械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考察。其中位于勘薩斯州的美國大平原農機制造公司是本次考察的重點之一。
這間能讓久保田以遠高于收購格蘭的價格,收購的美國大平原農機具公司,它的價值體現在哪里呢?
筆者(左二)與大平原保護性耕作技術產品研發(fā)主管(左一)、銷售主管(右一)
1 40年歷史 響譽全球
2016年是大平原的一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即該公司創(chuàng)立整整四十年。經過40年的快速發(fā)展,現今成為擁有Great Plains (大平原)和Land Pride (蘭德派,意為“土地的驕傲”),兩個世界知名品牌的高端智能農機具制造企業(yè),也是北美最大的民營農機具生產企業(yè)。
大平原公司 產品停放處保護性耕作機具
目前,大平原公司總部位于美國中部的堪薩斯州 Salina市。在美國本土擁有八家工廠,兩個科研中心以及一個物流公司和一個融資金融公司;在英國斯利福德市(Sleaford)擁有一個專業(yè)農機具工廠和科研中心,全球員工超過1500人。
公司下轄五個事業(yè)部:大平原品牌事業(yè)部,生產耕整地設備, 播種設備以及中耕噴藥設備,在堪薩斯州有四個工廠;蘭德派品牌事業(yè)部,生產割草機、旋耕機等地面養(yǎng)護設備以及污垢處理設備和除雪設備等;大平原國際事業(yè)部,向全世界銷售大平原公司的產品;大平原物流,即大平原卡車運輸公司,經營著一個全國性的平板卡車車隊;大平原金融服務公司,主要為購買本公司產品的農場主提供貸款資金服務。
2 條播機起步 產品線齊全
筆者了解到,大平原公司從1976年由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羅伊.阿普爾奎斯特親自研發(fā)出第一臺機具9米的條播機開始,發(fā)展到現在,其產品線已經十分廣,涵蓋了大中小各種保護性耕整地設備、播種設備和中耕噴藥等設備,配套動力從50馬力到500馬力以上,達280多種。
播種設備從1.5米到15米作業(yè)寬幅的產品;耕整地機械有23個系列的產品,作業(yè)幅度從2.5米到18米;條播機有從1.5-18米多達18種不同工作寬度、40種不同類型的產品,牽引的、懸掛的、氣吸的、少耕的、免耕的、折疊的。配套最先進的電子終端控制裝置,可以GPS 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進行精準農業(yè)作業(yè)。通過在美國本土的800多家專業(yè)經銷商,大平原條播機的美國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
免耕條播機,大平原擁有極其齊全的條播機種類
大平原公司產品停放處的保護性耕作機具
大平原公司待發(fā)給銷售商的保護性耕作機具
大平原人士自豪地宣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大平原這么多品種的條播機。
大平原公司是世界上農機制造企業(yè)中,研發(fā)制造保護性耕作機具種類最全、型號最多、銷售數量最多的高端保護性耕作機具專業(yè)制造商。從玉米免耕播種機、條播免耕播種機, 到深松機、聯合整地機、垂直渦輪整地機、滅茬缺口圓盤耙、高速滅茬整地機,各種產品應有盡有。
機具品種的廣泛,征兆著其車間工作的繁忙。在Salina市的7個車間有13萬平米,根據不同區(qū)域的機具類型訂單,進行分組組裝,產品行銷到世界30多個國家,每年創(chuàng)造農機銷售收入數億美元以上。2006年勘薩斯州州長親自給大平原公司頒發(fā)的獎狀,以資鼓勵大平原對當地經濟和稅收所做的突出貢獻。
3 創(chuàng)新技術理念 研制保護性耕作新產品
大平原公司在努力打造最佳的傳統(tǒng)耕作農具產品線的同時,積極研究探索保護性耕作技術。
1982年,大平原生產出了第一臺免耕播種機之后,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護性耕作體系;同時大平原提出了垂直技術概念和方法,研發(fā)制造出配套的垂直深松機和垂直耙等產品,創(chuàng)立了垂直耕整地機械化技術體系,成為引領世界保護性耕作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新理念。
大平原技術研發(fā)主管講解保護性耕作垂直耕作法
保護性耕作垂直耕作法有傳統(tǒng)耕作方法的對比圖示
垂直耕整地的理念,即是通過使用垂直深松機,以最快捷的方法修復土壤結構,減少土壤垂直翻動,通過水平移動達到松土的目的。
大平原的聯合整地機、垂直渦輪整地機、滅茬缺口圓盤耙、高速滅茬整地機等機具上都是應用了該公司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機構或者部件,體現了保護性耕作的理念。
比如,傳統(tǒng)耙片入土時是有角度的,而大平原圓盤耙的所有耙片均垂直入土;大平原渦輪整地機,擁有專利的波紋切茬輪,特別適用于風沙較大的我國西北、內蒙古等地區(qū),更注重土壤保墑,并會切碎表面殘茬,跟土壤進行表層混合,實現殘茬覆蓋阻擋風沙對土壤表層的侵害;大平原深松機Sub-Soiler的深松鏟排列在一條直線上,作業(yè)時波浪式提升土壤,能在減少對覆蓋層的擾動的同時,打破犁底層,增強土壤蓄水能力。
自主創(chuàng)造的垂直耕作法 Sub-Soiler垂直深松機
據大平原專家介紹,影響播種機產量的重要因素有種子的距離、播種深度和種子與土壤接觸的緊密度。因此地域不同,機器的作業(yè)質量與效果也不同。
由于大平原公司地處美國肥沃的玉米和小麥生產區(qū),很多研發(fā)人員都來自當地的大農場。他們不僅擁有機械設計知識,而且還非常了解農藝要求。公司通過與農場的緊密合作,不斷改善產品,迎合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此外,大平原還跟孟山都、先鋒等世界領先的種業(yè)公司開展技術合作,以提高不同作物品種的播種質量和出苗率。
ACCUSHOT精準點播機,其由電腦終端控制,精確到每一粒種子所需的液態(tài)肥量,甚至包括肥料與種子的距離,均預先設定好。保護性耕作條播機,結構緊湊,配置計量排種系統(tǒng),防雨密封種箱 ,專利的雙盤保護性耕作開溝器等。
大平原公司研發(fā)的新型鎮(zhèn)壓件
據美國大平原公司中國區(qū)域章經理介紹,近日大平原將帶著一批新研發(fā)制造的保護性耕作新產品,亮相8月在美國伊立諾依州舉辦的大型品牌展會——美國農業(yè)進步展。據悉,農業(yè)機械雜志社將組織考察團,赴美國參加這個展會。屆時,代表團成員一定會親身感受到大平原公司在保護性耕作技術裝備方面的先進性 ,及其在全球保護性耕作領域的領跑地位。
附:大平原保護性耕作垂直耕作法作業(yè)圖片及機具原理圖
保護性耕作垂直耕作法玉米寬窄行種植地塊
保護性耕作垂直耕作法免耕播種玉米的精準的株距
免耕播種機作業(yè)
玉米免耕播種機寬窄行、交叉株距示意圖
玉米免耕播種機寬窄行、交叉株距單體示意圖
保護性耕作機械e鍵全覽 ♂
保護性耕作機械e鍵全覽保護性耕作機具主要有免耕播種機、深松機、淺松機、旋耕機、耙、秸稈(根茬)粉碎還田機、噴霧噴粉機等。
1、 免耕播種機
免耕播種機就是種使用機械代替原來的人工播種,施肥,耕地等步驟,一步完成,具體應用于玉米,大豆,土豆,大蒜等適合大
范圍種植的經濟農作。免耕播種機主要包括玉米播種機,大豆播種機,大蒜播種機,土豆播種機等機械,主要是為解決農村勞
動力不足及人力成本的問題,擴大農業(yè)種植面積及機械化水平。一般為半手工和半機械狀態(tài),可配合其他農用機械如拖拉機等使用,實現掘土,耕地,播種一體化。河北農哈哈2BYFSF-4C、黑龍江勃農2BMZ-2、駐馬店中農2BYMF-2和黑龍江勃農2BMZ-4是不錯的選擇。其共同的特點是:
a 行距、株距可調,能達到不用間苗、剃苗的理想效果,能夠更好的適應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地區(qū)。
b 多為自主創(chuàng)新產品,農民自己研發(fā)改進
c 對于種子要求相比人工高,要求種子(玉米,大豆等)的大小均勻,并保證發(fā)芽率。
d 免耕播種機可以配合免耕播種技術使用,如中國農科院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胡志超科研團隊,通過深入調研和多輪方案論證,
創(chuàng)新性提出解決全秸稈覆蓋地機械化免耕播種技術方案 。破解了現有免耕設備存在的入土部件掛草、壅堵和架種、晾種等技術難題。
2、 深松機、淺松機
目前保有量大的前10大機型是:大華寶來1S-300C型全方位深松機、德國(LEMKEN)拉布拉多Labrador深松機、吉林康達1SF-120深松施肥機、馬斯奇奧ATTILA系列全方位深松機、雷沃1SSH系列深松機、馬斯奇奧ARTIGLIO MAGNUM全方位深松機、丹麥禾沃Sub-Tiller波動式深松機、興華五谷豐1S-240Q深松機、馬斯奇奧ARTIGLIO系列全方位深松機、馬斯奇奧TERREMOTO中耕式深松機。用戶可根據作業(yè)需求選購。
3、 旋耕(播)機
目前保有量大的前10大機型是:農哈哈2BYGS-4深松施肥旋耕玉米精播機、河北農哈哈2BFGY-5(8)(230)玉米旋耕施肥播種機、農哈哈2BFG-16小麥旋耕播種機、大華寶來2BFX系列旋耕播種機、亞澳2BFG-18(9)(230)旋耕施肥播種機、亞澳2BFG-4/8-180旋播施肥機、河南豪豐2BFG-14(8)(230)旋耕條播機、亞澳2BFG-5/9-220旋播施肥機、大華寶來2BFY-10油菜/小麥多功能精量播種機、豪豐2BXGF-6(200)旋耕施肥播種機。
4、 秸稈(根茬)粉碎還田機
目前保有量大的前10大機型生產廠家是:開元新一代1SZL-250深松整地聯合作業(yè)機、新疆牧神1ZL-7.0型聯合整地機、工大國鑫1MSZ-450秸稈還田深松聯合整地機、約翰迪爾2730聯合整地機、亞澳1GZN-200深松起壟聯合耕整機、格蘭復式聯合整地機、庫恩Optimer XL系列高速滅茬耙、光大1ZL-5.6聯合整地機、凱斯Ecolo-Tiger 530C聯合整地機、亞澳1GZN-220深松起壟聯合耕整機。
5、 噴霧噴粉機
目前保有量大的前10大機型生產廠家是:華盛泰山3WF-3/3A噴霧噴粉機、華盛泰山3WF-960/960E噴霧噴粉機、山東華盛中天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FarmateWFB-18A機動噴霧噴粉機、華盛泰山3WF-2.6噴霧噴粉機、華盛泰山3WF-20射高噴霧噴粉機、華輝HH-18機動噴霧噴粉機、FarmateWFB-18A機動噴霧噴粉機、華盛泰山3WFJ-14靜電噴霧噴粉機、華輝HH-18機動噴霧噴粉機。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6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