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實施植保無人機試點,單機補貼1.5萬(吉林省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拿壯苗)
農機大全網(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吉林省實施植保無人機試點,單機補貼1.5萬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吉林省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拿壯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吉林省實施植保無人機試點,單機補貼1.5萬 ♂
吉林省實施植保無人機試點,單機補貼1.5萬資料圖
近日吉林省農業(yè)委員會、吉林省財政廳、中國民用航空吉林安全監(jiān)督管理局聯合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間簡稱實施意見),決定2018—2020年在全省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工作,對植保無人飛機制造商、補貼試點產品、補貼對象以及試點開展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辦法。
實施意見規(guī)定,試點面向全國植保無人飛機制造商,由制造商自主向吉林省農業(yè)機械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植保無人飛機制造商應當滿足下列條件:一是建立智能化管控平臺,實時監(jiān)測無人機作業(yè)情況,直接或間接接入無人機云交換系統;二是擁有健全的植保無人飛機操作人員培訓考核體系,有較強的培訓師資力量,具備對操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guī)知識、安全飛行常識、基本操作技能、安全用藥技術和突發(fā)情況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培訓考核能力。
同時要求提出申請試點的植保無人飛機制造商,必須在以下4方面履行責任和義務:在“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中填報產品名稱、型號、最大起飛重量、空機重量、產品類型、無人機購買者姓名和移動電話等信息;在產品外包裝明顯位置和說明書中,提醒擁有者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中實名登記,警示不實名登記擅自飛行的危害,隨產品提供“無人機登記標志”不干膠打印紙;對產品質量、服務和銷售承擔主體責任,兌現自我承諾;保證產品符合國家強制安全標準,售后服務符合相關規(guī)定; 自行承擔因違規(guī)被農機管理部門查處或政策調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并負責妥善解決各類糾紛。
實施意見要求,補貼試點產品應當符合下列7個技術條件。
空機重量不大于116千克,起飛全重不大于150千克,載藥量10升及以上;設計飛行速度不大于15米/秒,設計飛行真高不超過20米,最大飛行半徑不超過1500米;有固定的藥箱安裝位置和唯一匹配緊固件,一款機型能且只能匹配一款藥箱;有操作人員身份密鑰接入裝置,經密鑰連接后方可作業(yè)飛行;加裝有飛行控制芯片、電子圍欄、避障系統軟件、作業(yè)飛行數據實時記錄存儲設備和施藥作業(yè)系統,具備防重噴漏噴、防農藥漂移功能,能夠實現作業(yè)飛行可識別、可監(jiān)測、可追查;固定標有永久性產品銘牌和唯一身份標識編碼;獲得省級以上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或鑒定機構出具的檢測合格報告或鑒定證書。
實施意見確定,補貼對象為從事植保作業(yè)的農民(農機)專業(yè)合作社、植保作業(yè)組織、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組織,并符合下列6方面條件。
應擁有1名以上(含1名)經試點產品制造商或專業(yè)機構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有相對健全的植保無人飛機運營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出入庫登記、專人保管、植保作業(yè)流程、安全飛行管控、作業(yè)記錄統計等制度;已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中實名登記其單位名稱、有效證件號碼、移動電話、電子郵箱、產品型號、產品序號、使用目的及在植保無人飛機上粘貼登記標志;已投保財產損失險和投保無人駕駛航空器地面第三人責任險;已完成50公頃以上規(guī)模的植保作業(yè)量;使用植保無人飛機開展經營性飛行作業(yè)活動的,應當取得《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許可證》。
吉林省2018年對購置試點產品實行定額補貼,單機補貼額為15000元,單機補貼額度根據情況,實行年度調整。
該省在實施意見中突出強調,規(guī)范補貼產品核驗流程。加強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等異常申請補貼情形的監(jiān)管,加強操作人員培訓合格證明核驗,加強植保作業(yè)量核驗,審慎兌付補貼資金。建立健全試點產品制造商和補貼受益對象書面承諾制,明確企業(yè)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遠程實時監(jiān)測、操作人員培訓考核、退換貨及糾紛處理、作業(yè)量電子及書面信息提供等方面的責任義務,明確補貼對象在遵守補貼政策實施、國家空中交通管制、通用航空飛行有關規(guī)定等方面的責任義務。
吉林省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拿壯苗 ♂
吉林省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拿壯苗近日,記者從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了解到,當前吉林省糧食生產開局良好,全省各地搶抓氣溫回暖有利時機,全力組織搶墑播種,在適播期內完成春耕播種任務,實現一次播種拿全苗、拿壯苗,為全年豐收奠定堅實基礎。截至5月底,除部分適宜晚播作物外,糧食作物播種基本結束,整體進度略快于上年同期。
今年年初以來,吉林省高度重視春耕生產,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度部署要求、深入產糧大縣調研指導。省政府分管領導組織召開春耕播種工作現場會,做出具體安排。今年春耕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播種進度快。
二是保苗率較高。根據近期豐欠定位觀測,玉米保苗率達到95.6%,同比高0.3個百分點,一二類苗占比達到97.7%,同比高0.7個百分點,一類苗占比83.97%,同比高5.93個百分點。
三是作物長勢好。水稻莖數3.4個、葉齡4.77片,與上年同期相當;玉米平均株高、可見葉片數、鮮重比上年同期分別高2.82厘米、0.39片、0.43克,長勢明顯好于上年。
四是指導服務到位。由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牽頭組成9個省級農業(yè)生產綜合服務指導組,深入包保地區(qū)調研指導,推動備耕春耕有序開展。各級組織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查墑、查種、查苗,科學研判墑情、水情、苗情,因地制宜落實抗旱措施。
據了解,全省共落實“坐水種”204.9萬畝、播前灌128.7萬畝、播后灌1134萬畝,澆灌“保苗水”399.4萬畝。
吉林省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100%全覆蓋 ♂
吉林省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100%全覆蓋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是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保障,是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有效途徑。2007年,省政府將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100%全履蓋,作為要重點抓好的八件民生實事之一。下面,我們就借助幾個關鍵詞來盤點這個被農民兄弟譽為“集眾人之財,解一人之難,最能體現‘大家’力量”的好事。一、5元錢
2007年,吉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50元,其中省市縣三級地方財政每人每年補助20元,這20元錢,比起2006年,又多了5元錢。
同期:吉林省衛(wèi)生廳農村衛(wèi)生管理處處長嚴德勝(增加了補助標準,說明基金的總量有所增加,總量增加了以后,我們相應的報銷的補償方案,也就是報銷的補償比有所提高,這樣農民的受益水平也就相應提高了。)
2007年,吉林省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農民達到1162萬人,比2006年增加了將近500萬人,參合率達到82%;參合農民人均報銷補償比達到33.56%,同比增加了3個百分點;農民平均住院補助達到811元,同比增加了220元,增幅達37%。
二、100%全履蓋
100%全履蓋就是在全省64個縣市及4個國家級開發(fā)區(qū)全部建立起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作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試點省份之一,我省新農合覆蓋面由2003年的6個試點縣市,擴大到2005年的9個縣市,再發(fā)展到2006年的24個,2007年實現全履蓋,一個大步由24個擴大到64個。
同期:吉林省衛(wèi)生廳農村衛(wèi)生管理處處長嚴德勝(我們省下決心要盡量讓廣大農民受益,所以我們07年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這樣我們在全國等于是率先完成了全覆蓋。)
由于基礎工作扎實,100%全履蓋這個工作目標到現在已經實現了。100%全履蓋,并不僅僅是政策到位、資金到位,而是讓吉林省所有的農民了解新農合,感受新農合帶來的實惠。
吉林省對今秋明年實施保護性耕作重要銜接工作早部署 ♂
吉林省對今秋明年實施保護性耕作重要銜接工作早部署吉林省為認真總結今年保護性耕作工作成效,提前謀劃推動2023年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各項任務實施,進一步強化實施質量和實施規(guī)范性,近日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就抓住秋后重要節(jié)點做好保護性耕作,進行早安排、早落實,強調搞好實施工作的接續(xù)銜接,指導實施主體在“多覆蓋”的原則下,因地制宜選定最適宜的秸稈覆蓋還田方式,留住田間秸稈,避免秸稈過度打包離田或焚燒現象發(fā)生,為明年高質量實施保護性耕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一是要求加強任務落實。2022年9月29日,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下發(fā)了《關于預下達2023年保護性耕作任務面積的通知》(吉農辦機發(fā)〔2022〕27號),已提前預下達了2023年度全省各項目縣任務面積。各地要立足早謀劃、早準備、早啟動,在秋季收獲后提前將明年的任務面積逐級分解,抓緊落實具體地塊和實施主體,引導機手與農戶、地塊精準對接,提前簽訂作業(yè)合同,確保每塊實施地塊“有機可用”。
二是要加強信息化監(jiān)測。按照農業(yè)農村部農機化司《2023年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技術指引》(農機科〔2022〕117號)文件要求,各地要加快安裝保護性耕作信息化作業(yè)遠程電子監(jiān)測終端設備,實現保護性耕作作業(yè)遠程電子監(jiān)測全覆蓋,將監(jiān)測數據作為保護性耕作作業(yè)補助核實驗收判定的主要依據,進一步提升信息化作業(yè)監(jiān)測設備判定標準的一致性和核驗工作的高效性,實現作業(yè)監(jiān)測設備全部接入全省統一作業(yè)監(jiān)測平臺(吉林省農業(yè)機械化智慧云平臺),統一作業(yè)效果判定算法,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有效防范和化解作業(yè)面積核查難、質量監(jiān)測難、補助資金發(fā)放風險大等隱患和問題。
三是加強技術指導。各地要依托省級專家指導組和一線鄉(xiāng)土專家,深入基層開展巡回指導,幫助實施主體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尤其是要指導實施主體在“多覆蓋”的原則下,因地制宜選定最適宜的秸稈覆蓋還田方式,留住田間秸稈,避免秸稈過度打包離田或焚燒現象發(fā)生,為明年高質量實施保護性耕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四是加強政策宣講。各地要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加大保護性耕作政策和實施效果、典型事跡宣傳,讓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業(yè)經營主體充分了解保護性耕作扶持政策,認識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優(yōu)點好處,進一步提高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積極性,推動保護性耕作任務面積落實到位。
五是加強基地監(jiān)測點管理。高標準應用基地是高質量規(guī)范實施保護性耕作的重要陣地。各地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組織對基地實施效果情況開展一次全面檢查評估,對于實施質量不高、引領帶動效果不強的基地,要建立退出機制,及時清退一批不合格基地。要確保每個縣、鄉(xiāng)級高標準應用基地都有1個技術支撐單位,通過補助資金支持基地技術支撐單位開展技術指導、數據監(jiān)測、對比試驗等工作。長期監(jiān)測點建設要同縣、鄉(xiāng)級高標準應用基地有機結合,能夠有力支持技術支撐單位開展保護性耕作效果跟蹤監(jiān)測,持續(xù)跟蹤分析土壤肥力、作物長勢、糧食產量、田間環(huán)境等變化情況,科學采集基礎數據,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6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