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田豐家庭農場:土地流轉“轉”出新活力
萊州市田豐家庭農場:土地流轉“轉”出新活力
萊州市夏邱鎮(zhèn)“田豐家庭農場”坐落于夏邱鎮(zhèn)留駕村,成立于2015年11月30日,現有固定資產200萬元,耕種土地730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種植小麥、玉米700多畝,大姜20多畝。
經過幾年的摸索,農場主王瑞美積累了寶貴的種植經驗和技術,成為了一名種糧能手,并取得了較高的收益,年經營收入70萬元。2012年曾參加過山東電視臺舉辦的“金滿田杯”2012山東糧王大賽并榮獲“優(yōu)勝獎”。同年又被萊州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市種糧售糧大戶”的榮譽稱號。
一、采用高效的農機作業(yè),提高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這些年,由于農村外出打工人數的劇增,土地無人耕種,甚至出現了“貼錢倒租”和“拋荒”現象。目光敏銳的王瑞美看到了商機,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進行集約化管理、實現規(guī)模化種植,將土地效益發(fā)揮到極致,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15年以來,先后在路響村流轉260畝土地,在留駕村流轉470畝土地,流轉費用平均每畝400元。王瑞美的家庭農場也成了萊州農村“農田保姆”,成了專業(yè)的“包耕工”和“計時工”,為上班族進行代耕、代種、代管和代收。
農場主王瑞美深深意識到:土地流轉到達到一定規(guī)模,必須要有先進的農機設備作保障。通過積極爭取上級的新型經營主體項目,加強自身的農機裝備與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以來,她先后購置了各種大小型農機具,包括大型拖拉機2臺、大型播種機2臺、2臺自走式收割機、2 臺大型深松聯合整地機、自走打藥車1臺、無人機打藥機1臺、脫粒機1臺和鏟車、運糧車、抽水車、小型拖拉機等配套農機設備,實現了從播種、植保、收獲全部農業(yè)機械化。
另外,投資80多萬元投資建設大型高標準磚結構倉庫,提高糧食存儲質量和能力。通過農業(yè)機械的高效率、高質量作業(y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節(jié)省了人工費用,實現了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二、創(chuàng)新經營方式,糧食生產能力屢創(chuàng)新高
除了先進了農機裝備,在農業(yè)生產上,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生產服務方式,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土地規(guī)模效益;與農戶開展聯合和合作,實現統(tǒng)一耕作、規(guī)模化生產。解決承包地細碎化問題,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過訂單來解決部分糧食的銷售問題,2020年與山東孚銘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150畝訂單小麥,訂單價格每斤比雜麥高5分錢,在穩(wěn)定銷售的同時確保優(yōu)質優(yōu)價,不斷向著農業(yè)糧食生產、儲存、銷售一條龍方向運作。另外,由于近年來經營規(guī)模的擴大,在采購農資方面也有了話語權,由原來的經銷商送貨到現在的從廠家直接裝車,免去了中間環(huán)節(jié)的費用,降低了成本。
經過長期的試驗,該農場總結了一套從選種、種子包衣、播種時間、深度,到防控草害、病蟲防治、施肥方法的種植技術,糧食種植的產量年年攀升,從2013年的小麥攻關田實打驗收產量突破750公斤,到目前玉米畝產平均可達到1400-1600斤,小麥畝產平均可達到1000-1200斤,
三、分享種植經驗,帶動周邊村民增產增收
在自己的精心管理下以及惠農政策的支持下,家庭農場的發(fā)展有了一定的起色。在自己發(fā)展的同時,不忘周邊的農戶:一是每年能為周邊農戶支付三十萬元的土地流轉費用,讓周邊農戶在不種地的情況下增加了收入,二是在農忙季節(jié)優(yōu)先安排家庭情況困難尤其是富裕農村勞動力到農場工作,年收入萬元以上。三是發(fā)揮科技示范戶的模范帶頭作用,為了提高產量,提升經濟效益,經常參加農廣校組織的農業(yè)技術培訓,學習先進經驗,統(tǒng)一標準化管理,在自己產量提高的同時,通過面對面交流經驗和現場觀摩相結合的形式,向農戶細致講解,帶動周邊一大批農戶一起提高了產量,有效提高農作物產量帶動周邊農戶增產增收,訂單的小麥每畝再增收50~60元。
田豐家庭農場將在良種培育方面繼續(xù)進行探索,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種植的品種,不斷學習農業(yè)生產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高農業(yè)生產技術,實現藏糧于技。在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道路上實現節(jié)本降耗、提質增效。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5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