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巧致富之“90后”小伙的別樣“種田經”
農民巧致富之“90后”小伙的別樣“種田經”
26歲的周通生于1990年11月,憑著對農機操作的熟練,自父親周小林在村里承包大片農田以來他一直是父親的好幫手。14歲初中畢業(yè)那年,由于不想在家種田,周通就跟著一名親戚到鎮(zhèn)上去學習維修機器。
別看周通人小,但他好動腦筋又勤快,很快就成了店里機器維修的技術骨干。這幾年,他一直在長堎工業(yè)園區(qū)的4S店做技術維修工,每年收入不下4萬元??粗改赋邪@么多農田實在忙不過來,周通就抽空回家?guī)透赣H駕駛農機耕田、插秧或收割。
留田村在新建區(qū)長堎工業(yè)園區(qū)附近,與周通同齡的年輕人沒有一個在家種田的,那時周通回家?guī)兔傆X得丟人。隨著父母承包農田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特別是大力推廣再生稻被評為全省種糧大戶后,周通才覺得種田有點意思。
“早稻種植50畝,再生稻種植200畝,中稻種植600畝,晚稻種植50畝,現在早稻田已經翻耕好,天氣一晴穩(wěn),就可以插秧,再生稻也已經直播了80畝……”說起今年的水稻種植規(guī)模,直來直去的周小林全盤“倒出了”自家的計劃。周小林今年51歲,駕駛農機非常熟練,誰也不會想到他的右手只剩下第二根手指頭。
2008年以來,周小林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把種植規(guī)模慢慢擴大,并添置了全套水稻種植機械,夫婦倆每年種好幾百畝雙季稻,一個幫手都不用請。正是靠著辛勤的付出,他家每年畝均雙季稻的純利潤達到了700元。2014年,南昌市在全市農業(yè)縣區(qū)選擇種糧大戶進行“早稻—再生稻—油菜”“新三熟制”種植模式試點。周小林獲悉后主動“請纓”,拿出100畝優(yōu)質水田試點。在農業(yè)專家手把手地指導下,周小林在2014年、2015年的“新三熟制”試點大獲成功,僅油菜收入一項,就獲得了畝均600元的純利潤。
這兩年,周小林家種的田越來越多,周通動了回家種田的念頭。特別是今年初省、市、區(qū)、管理處各級政府部門都上門來幫扶,更是堅定了周通跟著父親干的信心和決心。
“其實種田也挺有樂趣的,你看,我和父親各駕駛一輛大拖拉機就跟比賽一樣,我開704型號的,我父親開554型號的,我開的拖拉機力氣更大,水田相對容易打平。特別有意思的是,我們在耕田,周圍的白鷺等飛禽就跟過來,好一幅人鳥和諧春耕圖!”周通邊擰螺絲邊說。
今年春耕,周通提前向公司請了假,只要公司沒事,他就跟著父親起早貪黑到田里去打田。 “種田要講科學,為什么我家的水稻產量高又好賣,效益高呢?一是水稻品種好,二是農田管理很重要,施肥、打藥掌握得好,三是人勤快,我家種田是全程機械化,因此成本相對更低?!闭f起種田的秘訣,現在周通也是一套一套的。
“現在種田不能蠻干,怎么施肥、怎么用藥、怎么用機械,年紀大的農民不會的我們都會,只要用心去勞作,農村同樣可以成為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敝芡ㄕf。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7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