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富快速崛起為農機行業(yè)提供了一面鏡子
久富快速崛起為農機行業(yè)提供了一面鏡子
日本人的插秧機是好,可是偏有人不信邪――我要比你做得更好。
這個人就是久保田在華最早的三名中方員工之一的徐正華,其領導下的這家企業(yè)名字叫久富,乍一看,讓你想到跟久保田挺有緣分。
不知不覺間,蘇州久富已成國產攢秧機領導的領導品牌。以銷量計,久富今年1.2萬臺的數字已經足以傲視群雄、成為國產插秧機品牌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而前三年,久富的銷量分別是500臺、3000臺和6000臺,近三年來連年翻番。
成為農機行業(yè)特別是插秧機行業(yè)的一匹黑馬,在這兩年農機行業(yè)形勢頗為低迷的形勢下,久富的成功為其他很多企業(yè)提供了一面可資參照的鏡子。
歸結于一句話,就是充分重視質量、積累用戶口碑、享受質量紅利。
久富的創(chuàng)始人徐正華,今年43歲,看上去很斯文,可是骨子里卻有一股執(zhí)著勁。徐正華畢業(yè)于江蘇大學機械專業(yè),對技術特別感興趣。作為久保田(蘇州)公司在1998年成立后最早的三個元老級員工,在蘇州久保田的6年間,一直分管生產制造工作,也是最早做到制造科長的中國人(當時蘇州久保田的部長級管理人員全是日本人)。
后來,日方有意把徐正華培養(yǎng)成部長,期間曾多次讓他到日本去學習培訓,一次培訓時間長達半年,這讓他非常了解日資企業(yè)的生產管理與質量運營體系。按一位久保田人士的說法,徐正華是當今中國最深得日本久保田制造精髓的人之一?,F在很多國內企業(yè)在度過前些年的粗放式增長階段之后,很多人把眼光瞄準了以久保田為代表的日本企業(yè),以期學習日資企業(yè)的精益制造,最近幾年,到日本企業(yè)學習的企業(yè)領導不在少數。
不過,這種流于皮相的參觀了解,與徐正華這種系統(tǒng)地從日本企業(yè)學習顯然在效果上是難以相提并論的。從這方面講,徐正華算得上非常幸運的一人。
徐正華還是個非常愿意鉆研、敢于作為的人。在久保田工作期間,徐正華有個理論深得上司認可:“把領導當豬養(yǎng)起來”——工作中最麻煩的、最難解決的問題,我給你解決,不勞你上司操心。
由于在久保田時其作風得到日本人的高度信任,特別是在質量方面覺得久保田賞識,因此,2004年徐正華出來創(chuàng)業(yè)之后,還長期擔任蘇州久保田零部件供應商,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久保田認為久富購成對其巨大威脅之后2014年。
徐正華出身農村,深刻理解農民的苦和農民的需求。因此,在創(chuàng)辦企業(yè)后,把滿足農民的需求、農民的發(fā)家致富作為他的目標追求與親身實踐,一句話,這就是為農民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2012年,基于此前在各方面的積累,徐正華創(chuàng)辦久富,開始生產手扶式插秧機,主打東北市場。正式投放市場的2013年之際,久富開拓市場非常艱難,因為藉藉無名,甚至出現因丈夫購買了久富插秧機、回家后妻子要與之離婚的極端案例。
徐正華親自向一線去推銷、下田去演示、去游說經銷商與用戶。上天不負苦心人,在久富的消費者認識到久富插秧機的優(yōu)勢之后,第二年亦即2014年產品迅速飆升至3000臺,再到2015年6000臺和今年的1.2萬臺量了。
在東北市場,久富在很多地方的占有率已經超過那幾家日資品牌。今年,素有產香米之譽的黑龍江五常縣,久富就銷售插秧機1000多臺;而在吉林省德惠市某個鎮(zhèn),去年第一年才銷售6臺,今年一舉達到162臺,上升之勢令人驚嘆。
久富的成功秘訣首先在于質量,亦即產品使用中的可靠性高。當今中國家產品最缺的是什么?是質量、是可靠性!久富團隊很好地吸收了久保田嚴謹的制造基因,目前團隊中二三十來自于久保田原來的,包括品質部長、生產部長等人。
據了解,久富每天下班后相關人員都要查找當天的問題,第二天晨會前尋找以解決的辦法。久富的經銷商會跟有些企業(yè)也不一樣,會上經銷商上去只講問題,公司高管給出答案。作為公司一把手,徐正華非常喜歡往市場跑,去經銷商和用戶那感知市場溫度、傾聽用戶聲音、獲得一手信息,回來迅速予以改善。近年來,徐正華每年要去回訪300臺以上的機器。
僅有高可靠性還不夠,還要讓農民感覺更好用,產品作業(yè)表現好,也就是“作業(yè)質量”要優(yōu)。在產品性能方面,徐正華絲毫不懼跟其他機器對比。
他自信地說:“我可以讓用戶、讓經銷商做試驗,對機器進行盲測,打破品牌先入為主的做法,弄十臺不同品牌的機器,不提哪個機器是哪個品牌,最終讓你感覺最好的一定是久富?!?/p>
近年來,久富技術團隊憑著本土化優(yōu)勢,深入一線不斷試驗改進,產品出苗快、分蘗早,插秧效果好、經濟效益高,讓用戶不斷青睞久富插秧機。相形之下,有些外資企業(yè)心態(tài)越來越傲慢,認為你還能超過我?加上外資企業(yè)在華繁冗的反饋機制與決策流程,在產品改進方面顯得慢了幾分。
在徐正華看來,中國企業(yè)首先要做產品導向的企業(yè),而目前國內很多農機企業(yè)是營銷導向。在日本,很多企業(yè)的總經理是技術或生產出身,很少有搞營銷出身的,相反,追求短期業(yè)績的中國市場,銷售經常比生產、制造重要。徐正華是搞技術的,堅信好產品自然會收獲好口碑和市場。
隨著公司發(fā)展形勢越來越好、企業(yè)實力越來越強,徐正華更加重視研發(fā)了。他稱,要想超越別人,必須有自己的新東西,不能總跟在別人屁股后跑。在久富新廠區(qū),徐正華把一整幢樓都用于研發(fā),大樓里面保持著幾分神秘感,所有人進去都要刷卡。
近年來,久富還加大與南京農大、江蘇大學、農業(yè)部南京農機化研究所等知名技術機構的合作,同時加快產品的商品化進程。
久富的還有一個制勝利器是服務。提供優(yōu)質服務可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產品質量再好,在短暫的農時季節(jié)還是會出質量問題。一些外資品牌把服務主要委托給經銷商,有的經銷商“店大欺客”,對用戶過于強勢。
而久富在業(yè)內首提“兩年三包”。之所以敢這么承諾,一是徐正華依托自身的質量底氣。久富承諾除了油品和秧針,其他壞了我都給你包。而一些同行只提供一年三包,有的還基于各種原因予以推托,怠慢用戶?!耙荒昃筒逡粌蓚€星期,我們就是要為用戶提供非常好的服戶?!?/p>
插秧機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產品,過去很多國內知名企業(yè)進入插秧機領域都折戟沉沙。徐正華把插秧機比喻為“繡花針”。徐正華認為,現在洗牌的時刻已經來臨,未來兩年相當一部分低附加值的國產品牌特別是靠價格戰(zhàn)生存的企業(yè)將退出插秧機行業(yè)的江湖。
隨著用戶越來越理性,即便產品價格再低用戶也看不上。很多用戶告訴徐正華,只要你的產品好,貴上一兩千塊錢我也要,這給了徐正華精心打磨產品的動力。質量好,也讓久富得以享受更多附加紅利。
現在久富的經銷商全部現款提貨,公司沒有應收賬款,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近年來,由于補貼政策改差額購機為全額購機,很多經銷商和生產廠家不勝墊資之苦。
相反,一些外資企業(yè)由于在用戶需求方面更加剛性,因此就少了墊資的麻煩。久富,在民族品牌方面,也為很多國內企業(y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企業(yè)不斷發(fā)展,然徐正華并沒有一絲倨傲。他稱,日本人的團結、敬業(yè)和對品質的重視是值得我國企業(yè)學習的地方?,F在很多人抵制日貨,而這個前提是把產品做得比日本人好。對于中國用戶來說,優(yōu)質國產品牌的重要意義在于有了久富這樣的插秧機,外資品牌不敢要價太高。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5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