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吊蘭能否水培,水培初期每隔3天換1次水
農(nóng)機大全網(wǎng)(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牡丹吊蘭能否水培,水培初期每隔3天換1次水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牡丹吊蘭能否水培,水培初期每隔3天換1次水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dǎo)讀目錄:
牡丹吊蘭能否水培,水培初期每隔3天換1次水 ♂
牡丹吊蘭能否水培,水培初期每隔3天換1次水牡丹吊蘭可以水培。
備水:在玻璃瓶中倒入放涼的白開水,自來水需提前困水。
晾干枝條:將牡丹吊蘭截成小段,長度為高出玻璃瓶10厘米左右,保留較短的枝節(jié)上半部分,去除下半段的葉片和側(cè)枝,然后將枝條晾干。
將枝條插入水中:將枝條插入玻璃瓶中,沒入水中5厘米左右,再將瓶子放在通風的地方,保持溫度為15-20℃。
一、牡丹吊蘭能否水培
牡丹吊蘭可以水培,其水培方法如下:
1、備水
將玻璃瓶清潔干凈,并倒入小半瓶清水,是放涼的白開水,(如果用自來水的話需提前放在室外晾曬幾天去除其中的氯氣),同時對于將要剪取枝條的剪刀刀口進行。
2、晾干枝條
(1)用已經(jīng)消過毒的剪刀將較長的牡丹吊蘭長枝條建成若干短節(jié),長度以高出玻璃瓶十厘米左右為宜。
(2)然后將較短的枝節(jié)上半部分保留不動,下半段去除葉片和側(cè)枝,做好這些工作后取干凈清潔的東西平鋪在通風陰涼的干燥之地,將切好的短節(jié)放上去晾干傷口,切記不要讓枝條沾染不干凈的東西,容易感染病菌,導(dǎo)致枝條壞死。
3、將枝條插入水中
(1)將晾干傷口的枝條插入玻璃瓶中,下半部分沒入水中五厘米左右,然后將玻璃瓶放置在通風陰涼之地,保持氣溫在15度到20度,如此一周左右便可生根。
(2)氣溫越低,生根越慢,冬天甚至可能要一個多月。待其生根后可繼續(xù)水培養(yǎng)殖,也可移入花盆土培養(yǎng)殖。
4、注意事項
(1)換水
水培牡丹吊蘭初期若是氣溫較高,為了避免水變質(zhì),需每三天左右換一次水,若是冬天氣溫較低,十五天左右換一次水即可。生根過程不用加入營養(yǎng)液。
(2)光照
水培牡丹吊蘭萬不能直接放在烈日之下暴曬,會導(dǎo)致枝條快速萎蔫。應(yīng)放置在光照充足的陰涼之地。
二、牡丹吊蘭怎么摘心
1、牡丹吊蘭通常在5-6月份左右摘心,用消毒的見到將新梢長度三分之一的地方剪掉,然后將切口附近的葉片處理干凈,有利于新枝芽的萌發(fā)。
2、通常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有利于傷口的恢復(fù)。
牡丹和芍藥的區(qū)別有哪些?附芍藥別稱 ♂
牡丹和芍藥的區(qū)別有哪些?附芍藥別稱牡丹是能長到2m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藥是不高于1m的(宿根塊莖)草本植物。牡丹比芍藥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藥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牡丹葉片寬,正面綠色略呈黃色,而芍藥葉片狹窄,正反面均為黑綠色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藥被稱為花相。
一、芍藥和牡丹
芍藥和牡丹并稱“花中二絕”。自古以來:“牡丹是花王,芍藥是花相。”同為芍藥科的牡丹和芍藥確實有相似之處。特別是網(wǎng)絡(luò)照片中的牡丹和芍藥,經(jīng)常拍大花,其面目相似,足以“指鹿為馬”。
二、芍藥
芍藥別名將離、離草等,屬虎耳草目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瓣呈倒卵形,花盤呈淺杯狀,花期5~6月,一般獨開于莖頂或頂端葉腋處。原種花白,花瓣5~13片,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復(fù)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百片。芍藥被稱為“花仙”和“花相”,還被列為“六大名花”其中的一個,被稱為“五月花神”,自古以來,它就被稱為七夕節(jié)的代表花。在普通人的認知中,一般把芍藥下屬芍藥組中包含的所有物種稱為芍藥。
三、牡丹
牡丹的原產(chǎn)地是中國西部秦嶺和巴山一帶,是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它生長緩慢,株型小,是我國特有的木本珍貴花卉,擁有數(shù)千年的自然生長和二千多年的人工種植歷史。牡丹花是花中之王,文化和繪畫作品豐富。牡丹素有“國色天香”、“富貴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稱。
四、牡丹和芍藥的區(qū)別。
1、最基本的區(qū)別:牡丹是2m高的木本植物,芍藥是1m以下的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藥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但芍藥在5月中旬開花,兩者花期相差約15天。
3、牡丹葉片寬,正面綠色略呈黃色,而芍藥葉片窄,正反面均為黑綠色。
4、牡丹花生于花枝頂部,多單生,花徑一般在20cm左右;芍藥花多于樹枝頂部,花徑在15cm左右。
5、牡丹叫花王,芍藥叫花相。
6、牡丹葉呈灰綠,芍藥葉有光澤。
7、牡丹比芍藥花色更豐富多彩,美觀大方。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xué)習交流,版權(quán)歸原作者。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0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