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二手農機廠房出售信息網]你還記得許昌西部那個神秘的大廠嗎?
你還記得許昌西部那個神秘的大廠嗎?
你還記得許昌西部那個神秘的大廠嗎?‖老家許昌
文·圖‖史宏偉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在許昌西部,許南路北邊,有一個由全國軍隊干部捐款建起來的神秘工廠,當時是許昌地區(qū)最大的國營企業(yè)。廠長、書記都是從山西南下的三八干部,鼎盛時工廠占地近2000畝,有近2000名職工,這就是八一許昌拖拉機修造廠,俗稱“八一大莊”。
作為從小在那里長大的八一廠子弟,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回去看看?,F在的大院里,雜草叢生,房屋破敗不堪。極少數在此堅守的叔叔阿姨也都垂垂老矣,都不敢相認了,想當年他們與我的父母一樣年輕健壯瀟灑美麗。每次去都心生凄涼滄桑,回來后好幾天我都不能忘懷。
當年的工廠辦公樓是一幢兩層的工字型俄式建筑,它應當是許昌地區(qū)最早的俄式建筑。一樓有幾根高大的廊柱直通二樓,顯得大氣豪邁。二樓走廊及辦公室里面都鋪著長條形硬木拼起來的木地板,走在上面咚咚直響,讓人自信滿滿。
我至今清楚地記得一樓西邊是王廠長的辦公室,他操著山西口音,個子不高,瘦瘦的,看上去精干老練。他有七個女兒,喜歡男孩。一見到我,他就用力握我的手,把我的小手握的骨頭都快酥了,讓人哭笑不得。只要他辦公室的門開著,我們就進去翻找空煙盒,有的煙盒里竟然剩有一根煙——聽說他已去世多年了。
二樓左邊第一間是廠武裝部。有一次,好像是許昌三中軍訓借了我們廠幾十支步槍,用完以后用了一輛架子車送了回來。大人們讓我們這些圍觀的小孩往樓上背槍,我記得大多是比我們個子都高的破舊的三八大蓋,但我發(fā)現了一支小馬槍,我拿著那只又輕又短的小馬槍愛不釋手。
武裝部里的地板上架著轉盤機槍,歪把子機槍,墻上掛著幾支抗美援朝志愿軍用的全鋼花眼沖鋒槍。
樓前有一個巨大的鋼筋水泥影壁,正對著廠大門。正面有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語錄。影壁兩邊,是兩處花園,里面種有木槿等花木。樓的東面是個果樹園,栽滿了蘋果樹和梨樹。到了秋天,老遠就聞到果子成熟的香味,樹上結滿了紅紅的蘋果,淺黃的香蕉梨,把樹枝都壓彎了。
廠區(qū)是我們這些子弟最愛去的地方,有近兩米高的圍墻環(huán)繞,上面裝有鐵絲網,鐵絲繞在瓷瓶上,必要時可以通電,圍墻拐角處安有探照燈,顯得壁壘森嚴。
里面的一幢幢廠房高大宏偉,房墻上部有一排大型換氣扇不停地旋轉。這里面有一條完整先進的柴油機生產線,還單獨有一座軍工車間,里面生產的零部件大家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
現在的上市公司濰柴動力和云內動力那時候都來我們廠參觀取經,在60年代有許多越南人來廠學習技術。我的父輩們在廠區(qū)里加班加點辛苦地勞動著,為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青春。
工廠有一段時期還生產過小四輪拖拉機。記得有一次要為國慶節(jié)獻禮,一輛上面插滿紅旗、敲鑼打鼓的卡車引導,工人們開著紅色小四輪拖拉機一輛接一輛,往市區(qū)挺進,排成了一條十里長龍。
聽許昌二手農機廠房出售信息網大人們說,第一輛已經到地委大院了,后面的拖拉機還沒有開出廠區(qū),引的路人駐足旁觀,熱鬧壯觀,當時的工人們都非常驕許昌二手農機廠房出售信息網傲自豪。
那時還是計劃經濟,工廠按計劃生產的柴油機或拖拉機是不能對外銷售的,只能賣給農機公司,再由農機公司按計劃進行調撥,發(fā)往全國。
有一次,同屬許昌地區(qū)的寶豐縣,來了幾個村干部要買柴油機,但我們廠無權賣給他,他們不甘心,回去后又搬來了一個解放前就參加革命的老太太,磨了半天,廠里實在沒辦法,才給了他們一臺作為試驗品的柴油機,他們一分錢沒花,高高興興地拉著回去了。
我記得廠區(qū)有一個生產冰糕冰水的小型福利車間。一到夏天生產冰糕冰水的時候,車間的工人們就搬著保溫茶水桶來領冰糕冰水,然后抬到車間里,供生產線的工人消暑解渴。
家屬和孩子們也拿著廠里發(fā)的冰水票,提著鐵茶壺領冰水。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碗冰水,全身從里到外都涼透了。
廠區(qū)還有煉鋼車間,廢品收購站經常拉來一車車的廢鐵,在廠區(qū)一個空地上堆成了一座山。我們從這里面撿出來許多寶貝,有舊馬燈,撅把槍,還有鋼盔,日本人的軍刀等。
對這鋼盔,由于小時候看了許多戰(zhàn)爭片,從形狀上看,就知道有國軍自產的,有德式的,有日本的,有許昌二手農機廠房出售信息網的上面還有幾個彈孔。
看著上面的彈孔,周邊還有鋼鐵熔化的痕跡,我都納悶這鋼盔上的彈孔為什么那么小,比子彈頭小多了,心想子彈頭是如何穿過去的?后來慢慢明白,這是子彈頭里面極硬的鋼芯射進去了,而外包的鉛皮留在了外面。
我記得當時拿回去了三個鋼盔,把鋼盔的頂部往石頭上用力磕,這樣上面就稍微平了一些。家里人用它種花,可惜沒多長時間就不知被誰偷了去,如果放到現在該成文物了吧。
我們從廢鐵堆里撿出銹跡斑斑的日本指揮刀,刀柄上的裝飾物早已腐朽不見了。小伙伴拿回家在磨刀石上磨幾下,那刀依然光亮如新,寒氣逼人。在石頭上放一根指頭粗的鋼筋,一刀砍下去,鋼筋立刻斷為兩段,再看刀刃都不帶卷的。
那時候,我們經常打麻雀,用的彈弓全是我們手工自制的。彈弓的弓架,是從廠里拿嶄新的焊條,敲掉上面的焊粉,用廠里的老虎鉗捏制成的。
皮筋是從報廢的橡皮手套剪下來的;皮兜是從作廢的牛皮手套上剪出的一塊皮子。子彈就是煉鋼爐飛濺出來的鋼花冷凝成的小鐵粒。那時,因為年齡小不懂事,傷害了不少小生命,現在想起內疚不已。
建廠時,軍隊支援了一輛從抗美援朝戰(zhàn)場繳獲的美式吉普車。記不得是哪一年了,有一次職工去市區(qū)辦事,吉普車出了事故,整個外殼都報廢了,但發(fā)動機完好無損。廠里用這個發(fā)動機改裝成了一臺小貨車,經常進城給職工食堂拉菜。
有一次,我們幾個小伙伴坐在車斗上面跟著去市區(qū)玩。車到許南路上,前面有一輛上海牌轎車,司機一踩油門飛一樣超過了它。轎車司機一看被一輛小破車超越了,也加大了油門,兩輛車在許南路上比拼起來,不一會轎車就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我們幾個小孩激動地對轎車司機不停揮手。
轉眼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廢除計劃經濟,廠里實行承包制,把柴油機生產線賣了。投產的新產品賣不出去,廠子從此不景氣了,一步步走向了困境。工人們年老的退休了,年輕的有的調走了,有的失業(yè)了,我們這些子弟也四散開來各謀生路了。
如今,只剩下這偌大的廠區(qū)和家屬院仍頑強地挺立著,向每一個到訪的人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作者簡介】史宏偉,許昌某高校教師,喜愛讀書寫作。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fā)郵件至hnxc126@126.com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ershou/4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