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農機補貼款下來了嗎]不帶觀點的討論:改革前后的農民對國家貢獻怎樣?該如何養(yǎng)老?
回答:改革開放前,農民對國家是全部供獻。當時我國是個落后的農業(yè)國。我國是農業(yè)為基礎哇!國家的干部,工人,解放軍,學生,商業(yè)職員誰不需要糧食?這些糧食叫公糧!另外,農閑時,修水庫,鐵路,公路,挖渠!造梯田!干這些都是義務工!農民每日吃的飯只有七兩糧食,確實是餓著肚子干活。改革開放后,化肥,農機逐漸來到農田,糧食產量高了!溫飽問題解決了!農民很高興!后來公糧也不交了!還發(fā)百元的養(yǎng)老金!隨著農資上漲!種地所打的糧食,不能掙錢了!年輕人結婚費用,養(yǎng)家費用壓力太大了!他們只得到域市去打工養(yǎng)家活口!他們所掙的錢,遠遠不夠用!40,50,60后的人有的老了干不動了!有的生些病干不成了!有的還得接送孩子,這些人也只能靠百元的養(yǎng)老金支撐著了!工薪人員退休了!四千,五千,六千,上萬的也有!晚年生活天地之別呀?。。?/p>
稍有一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單干前農民把最好的糧食拿出來交公糧,支援我國的工業(yè)建設。在三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更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民工們用小推車,扁擔,擔架支援前線??梢詻]有當年農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相信,黨和政府都不會忘記,農民曾經為建立建設新中國所做出的巨大的犧牲和貢獻!農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理應享受平均退休工資待遇。
改革前后,只要農民去種地,都是在為人類做貢獻!不要忘了我們吃的大部分食物是來自于土地,農民是很辛苦的,年成順了,有結余,否則還賠本。所以國家提出我們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更準確的說應該是端在農民手里。所以說希望專家們或者掌權者對于老實本分的農民少一點指責,要像袁隆平那樣走進田野,務實一點。
建國前三十年的農民,用四個字可以概括:無私奉獻!大寨的梯田、8.6萬座大中型水庫、紅旗渠等就是見證!
偉人領袖毛主席的時代農民公字當先,私字在后,思想覺悟高,積極向上,發(fā)奮圖強,對國家貢獻最大最多,回報得最少。這個時代的農民國家應該多給付點養(yǎng)老金。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butie/12500.html